第302章 信息交换-《大明第一莽夫》


    第(2/3)页

    皇帝陛下拍案而起,当即下定了决心。

    “野人,朕这就下旨,责令户部按照莱芜铁厂模式,对各大铁厂进行改革……”

    “不!”汤昊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铁厂必须派遣驻军,由军方直接接管,以此确保火器的质量!”

    “这一点没有商量,必须这么做,先前这些士绅缙绅的所作所为已经证实了,他们就是故意在削弱军方实力,不知道九边军镇有多少将士因为这些劣质火器而白白送命,绝不能再出现这种事情!”

    军方接管各大铁厂!

    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

    毕竟铁厂和盐场一样,说白了就是利益汇聚之地,大量势力在其中争夺谋利!

    汤昊真这么做的话,无疑会遭受到大量阻力!

    不过回想起“出兵北虏”这四个字,朱厚照还是难以拒绝。

    “陛下,可曾关注过北虏那边的消息?”

    朱厚照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现在的大明不比当年的大明了,早就失去了主动权,只能躲在长城里面被动防御,所以自然也就失去了草原消息的来源,除非是锦衣卫派遣斥候冒死深入草原调查,否则大明在草原这一块儿而言就是瞎子聋子,等着人家打上门来劫掠袭扰。

    “草原上面,蒙古出现了一位真正的中兴之主,也就是那个朝廷一直蔑称的“蒙古小王子”!”

    “他即将亲自率兵征伐蒙古右翼,一旦成功了那他就会汗统一蒙古各部,草原上面也会再次出现一个大一统的强盛势力!”

    “陛下,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王朝即将迎来一个新兴的大蒙古帝国!

    “该死的!”

    朱厚照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怎么会这样?

    同为中兴之主,为何大明越发虚弱,而蒙古却是如此强盛呢?

    这个问题,有些大不敬,但是朱厚照就是想不明白!

    可时间也不给他多想的机会了。

    朱厚照立刻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

    “张永,传令给兵部,让其想办法探查蒙古小王子的动向;另外传令给缇帅,派遣锦衣卫精锐出塞,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探查到蒙古局势,朕要知道这个蒙古小王子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张永立刻躬身领命而去。

    随后朱厚照看向了汤昊,沉声道:“那就如你所言,军方接管各大铁厂,立刻着手对铁厂的改革,务必尽快生产出一批火器,送到九边军镇将士手中!”

    这就是朱厚照!

    该有的帝王魄力,他从来不缺!

    在面对北虏这件事情上面,朱厚照也是一如既往的无比上心!

    紧接着这对君臣互相交流了一下信息,当汤昊提及杨廷和之子杨慎一事时,朱厚照明显还有些余怒未消。

    “说实话,杨慎这家伙,朕还是很喜欢的。”

    “才华横溢,而且正直敢言,杨师以往教导朕的时候,也会偶尔把杨慎带着来陪朕读书……”

    话说到这儿,朱厚照脸上闪过一抹追忆。

    “但是这杨慎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他是个缙绅子弟!”

    朱厚照愤怒地一拳砸在案桌上面!

    “正因为他是个缙绅子弟,所以他对士绅缙绅的那些所作所为都了然于心,从小都是这么看着过来的,所以他也不认为这些行为有什么问题。”

    “那个崔铣称呼他为“小座主”,他杨慎竟然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他可曾想过朕这个皇帝的感受?”

    想过吗?

    当然没有!

    正如朱厚照所说,当座主门生变成了科举制度的潜规则,当士绅缙绅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是还出言维护这座主门生制度,那么下一代的书生士子自然也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如杨慎就是如此!

    崔铣感激杨慎对他的举荐之恩,尊称杨廷和为“座主”,敬称杨慎为“小座主”,以杨廷和门生自居,杨廷和和杨慎父子对此竟然没有丝毫意见,反倒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恰恰才是最悲哀之处!

    一如士绅缙绅认为朝廷对他们的优待,同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呵呵,座主门生!”

    朱厚照冷笑道:“真以为朕还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皇帝吗?”

    “这些该死的士绅缙绅为什么可以把持朝政?还不是因为他们垄断了科举大考,就是这个所谓的座主门生,让这些混账狗东西可以长期把持朝政,可以长期培植党羽!”

    简单来说,参加会试的士子,自然都是举人功名,这些举人里面大部分是官宦士绅子弟,少部分是寒门子弟,零星少数才是真正的贫农子弟。

    而因为这座主门生的科举潜规则,只要他们考中了,那不管是士绅子弟还是寒门子弟,甚至就连贫农子弟,都不再是什么阿猫阿狗了,而是朝堂新科进士,而且他们还赢得了资源和背景。

    比如杨廷和主持这场会试,那么包括寒门子弟和贫农子弟等所有新科进士在内,这些新科进士全都会奉杨廷和为座主,以杨廷和门生自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