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离别与启程!-《大明第一莽夫》


    第(2/3)页

    说实话,对于汤昊,杨廷和的心情一直都很复杂。

    杨廷和这位正德帝师,最先进入朝堂视野进入内阁,也正是因为汤昊有意赠送的那本《帝鉴图说》,这才得以顺利进入内阁,仕途更进一步。

    但是在这之后,因为自身立场的关系,杨廷和不得不与汤昊展开争斗,尽可能地保护文臣缙绅的权势利益。

    可惜伴随着汤昊大破蒙古,甚至生擒蒙古小王子,武将勋贵强势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了。

    这段时间,凶威滔天的信国公汤昊,险些压得满朝缙绅喘不过气来。

    可是,汤昊做错什么了吗?

    他没有!

    相反,他为大明立下了无数功勋!

    别的不提,光是一战击溃蒙古有生力量,生擒蒙古小王子,就足够他汤昊青史有名,流芳百世了!

    明明已经位极人臣,明明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汤昊却没有安于享乐,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出海,为大明探寻高产粮食作物!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廷和难以理解,但不妨碍他心生敬意。

    尤其是汤昊给他留下的那些手稿,昨夜杨廷和看后,更是心神狂震!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火耗归公!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些都是足以改变大明王朝政治格局的国策啊!

    他杨廷和何德何能,能够得到信国公汤昊的青睐,将这些惊天国策转交到他杨廷和手中?

    “此次出海,艰险不必多言。”

    “所以我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否安然返回!”

    “若我不能安全返回,这些利国利民之策,还请首辅斟酌思量!”

    “首辅若有经世治国之心,当尝试着逐一推行下去,若无,那还请首辅留下这些手稿,给后人留下一个机会。”

    这是汤昊告诉杨廷和的原话,也是杨廷和此刻神情动容的真正原因。

    或许,世人全都看错了汤昊,全都看错了这位大明忠良!

    汤昊也注意到了眼眶通红的杨廷和,笑着向他点了点头。

    他不确定自己能否安全横跨太平洋,所以提前留下了这些利国利民之策。

    他同样不确定,杨廷和是否有这决心,做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改革者,推行这些利国利民之策,为大明百姓开辟出一个真正的盛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