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爱卿,你觉得此举可行?” “为了朝廷的公正与稳定,为了大秦的未来,臣愿一试,哪怕前方困难重重,臣也绝不退缩。” 于是,刘肥与几位大臣一同前往太上皇处。 “太上皇,科举之制历经多年,如今让宗室不经科举便任要职,不仅会扰乱朝纲,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长此以往,朝廷将难以招揽到真正的贤能之士,于大秦的长治久安极为不利。” 太上皇语气略显不悦。 “朕念及宗室对大秦的功绩,他们也曾为国家出生入死,朕欲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也能在朝堂上一展身手。” 刘肥继续说道。 “太上皇,若因宗室的功绩而破坏了科举制度,那便是舍本逐末,如此一来,不仅会让天下学子心寒,若因此失了人心,又谈何长治久安?”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言辞诚恳。 “太上皇,科举制度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它确保了人才的质量。” “太上皇,如今的大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宗室若有真才实学,通过科举入仕又有何难?” 太上皇神色有所松动,说道。 “此事容朕再思量思量。” 回到朝堂,嬴昭急切地问道。 “如何?太上皇可有松口?” 刘肥回道。 “太上皇尚未最终决定,但已有动摇之意,臣等还需继续努力,说服太上皇改变主意。” 然而,一些宗室子弟得知此事后,却是大为恼怒。 在宗室的聚会中,嬴勇怒冲冲地说。 “这刘肥竟敢反对我们入仕,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他不过是一时得势,就敢如此嚣张。” “哼,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不久,便有人在朝堂上弹劾刘肥,说他居功自傲,意图专权。 刘肥听闻此弹劾。 “臣一心为朝廷,此等污蔑,实乃无稽之谈,臣绝无半分私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