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真是什么东西都敢往嘴里塞-《我以恶女为资粮》


    第(2/3)页

    傍晚时分,夕阳愈发变红。

    水野奈雅坐上了轮椅。

    原野司在后面推着她走。

    “原野先生,真的抱歉,我给您添麻烦了,恐怕也不能给您当向导了。”

    “就在这里转转也挺好的,我这个人比较怕热,鸟取沙丘去不去对我来说无所谓。”原野司的声音突然顿住。

    “倒是你…”

    【愿望对象:水野奈雅】

    【愿望清单如下】

    【1、好想开口为那三个孩子争取名额,可明明我自己都在违规(蓝)】

    【2、希望原野先生幸福(红)】

    【3、真希望能去东京啊,那里的楼一定比鸟取市的还要高,街道也更干净,或许我在那里也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可能比较累,但应该也能有自己的钱去吃好多好吃的吧(蓝)】

    淡红色的光幕缓缓在视线消弭。

    原野司整理了一下措辞。

    随即用比较温和的语气问道:

    “今天早上我说要走的时候看你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什么事想跟我说?”

    “我…”水野奈雅闻言怔了下,然后下意识抬起下颌仰望向在身后推着自己的原野司,不过在后者跟她对视之后,她就跟鹌鹑一般的缩回了脑袋。

    “既然碰见了那就是缘分,就像昨晚你说当年你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创建的慈善基金会帮助了你,现在也一样,我的心情还算不错,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可以不用顾忌什么提出来。”

    原野司的声音还在继续,温和的像是冬日里的壁炉,春天河边的柳枝。

    水野奈雅一瞬间有些恍惚。

    她忽然感觉自己貌似有点太过小心了,毕竟能够创办慈善基金会,还能真真切切的发钱到自己手里的人会是什么坏人吗,再加上能够在明知道是陌生人的情况下,还在荒郊野外的地方帮了自己,不在乎自己身上的泥巴在他昂贵又干净的车子上蹭来蹭去。

    善良、宽容、大度。

    既让人感觉可靠。

    又不用担心是什么坏人。

    就算是才相识了两天,可水野奈雅也感觉他像是一位性情温和的长辈。

    对于这样的人。

    即便自己的要求很过分。

    应该也不会让他太生气的吧。

    想到或许只需要鼓起一次勇气就可以卸下背后的枷锁,这个世界任由自己遨游,哪怕自己有点恬不知耻了点,也好过看着机会从面前悄然溜走。

    用纤细的手指扶住轮椅把手,水野奈雅侧过身再次抬头仰视,看向了嘴角含笑鬓发微白的原野司缓缓开口:

    “我的确想请您帮个忙。”

    “说吧。”

    “是这样的…”

    随着水野奈雅开口讲述,原野司就充当了一个聆听者的角色,推着她在鸟取市湖山池的岸边缓慢的移动着。

    湖水映着波光粼粼的茜红色。

    风也温暖到舒适的温度。

    在听完水野奈雅的故事后,原野司低头看了眼目光忐忑的她,先是沉吟了片刻,这才组织了下语言开口道:

    “大概意思就是,当年的那场地震不止让令尊和令堂丧生,还导致你的舅舅和舅妈同样遇害了,而他们所留的三个孩子也都由你来抚养,对吗?”

    “是这样的。”水野奈雅点头道。

    “可就算是三个孩子都由你来抚养的话,政府每年对领养家庭的抚养费和生活费补助也有四五百万円,再加上不需要付学费,只需要承担餐费和书本费,你也不至于会这么拮据吧?”

    日本的福利制度还是很完善的。

    对于孤儿更甚。

    特别是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之后。

    对于被领养的孤儿,政府每年会给领养家庭108万円的抚养费以及62万円的生活费,并且还会承担医疗费。

    像东京更是可以再多申请每个月5000円的生活费,地方的福利更多。

    “正常来说的话是这样,但…那几个孩子都不愿意被领养,以我的条件也不具备领养的资格,所以只能通过打工和您的慈善基金用来贴补他们…”

    “那他们没被纳入补助名单吗?”

    “没有。”水野奈雅眼神略微暗淡的摇了摇头:“当年我也向町区的工作人员打听过,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以他们不符合条件为由拒绝了,原因就是他们既没到独立的年龄,还不愿意被领养,不符合官方的资助程序。”

    “这几年我也一直向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发过很多邮件,但他们给的回复都是也没有办法,的确不符合规定。”

    “其实我也知道的,像这种事情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但是那几个孩子年龄也都不算小,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不想被抚养,既害怕融入新家庭,也抗拒叫别人爸爸妈妈,我也劝过好多次了,可最终都没能够成功。”

    她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

    原野司当然也能听懂。

    实际上就是那三个孩子因为都不算太小的缘故,都有了自我意识,不愿意到陌生人的家庭成为寄养子而已。

    这是人之常情。

    其实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但程序就是程序,规定就是规定。

    如果程序能被轻易破坏,那么钻漏洞的人就会变多,而钻漏洞的人变多,程序最终就会崩坏,情况会更糟。

    因此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不敢逾越规定给那几个孩子办理资助也并没有错,还不至于把锅甩到人家的头上,毕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必须要有付出才有得到,那几个孩子既然不愿意接受被领养,也就不能享受资助。

    但是…

    从公义和道德的角度来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