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牛耕太慢,人力又不够,急得赵小六抓耳挠腮。 “愁啥呢,小六?”李东生慢悠悠地走过来。 “东生叔,这地……”赵小六把难题一说,李东生沉思片刻:“要不,咱们试试‘梯田’?” “梯田?”赵小六一愣,随即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东生哥,你真是个天才!” 于是,一场改造梯田的行动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这梯田可不是随便挖几个坑就行的,得根据山势走向,精确测量,才能保证每一块田地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这活儿精细,还得懂点几何知识,村里人大多没读过几年书,只能靠李东生这个“老秀才”指挥。 李东生拿着卷尺,量来量去,嘴里念念有词。 几天下来,李东生累得腰酸背痛,晚上躺在床上,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 金花心疼地给他揉着腰,嘴里念叨着:“你说你,咱们也有厂子了,你还瞎折腾啥?万一累坏了身子,可咋整?” 李东生嘿嘿一笑:“这不是为了村里嘛!要是这药材真能种出来,咱们村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金花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李东生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只要是认准的事儿,就一定会坚持到底。 除了梯田,防虫也是个大问题。 六十年代可没有农药,只能用土办法。 李春花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偏方,说用野薄荷叶包着药草,能驱虫。 这野薄荷漫山遍野都是,村里的女人小孩都加入了采摘的队伍。 李春花一边教大家怎么包药草,一边跟她们唠嗑。 “哎,你们说,这城里来的孙大夫,真能带着咱们发财吗?” “谁知道呢!反正试试呗,又不要咱们出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