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穆老老神在在道:“原则上来说,自然是不行的。” 原则上不行,那就是行了。 赵夕暗暗点头,等待穆老后续。 果然,穆老见赵夕并没有着急的样子,不由无奈一笑。 “但既然是小友说话,那么老夫却是可以破例一次。小友既然拥有如此炼丹术,不如就在靖武司挂個供奉名号,只要能够为靖武司提供灵丹,一样可以拿到靖武司的功勋。 届时小友以功勋换取入武库的机会,便是名正言顺了。” “说起来,小友直接加入靖武司,老夫还是那句话,保你一个百户之职,想要获取功勋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赵夕等的就是这句话。 “穆老几次三番邀请,我若是再拒绝,就是不给面子了。不知我何时入职?” 穆老一时语塞,脑子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是……答应了? 他刚才说了什么很高明的话术吗? 这一刻,穆老猛地反应过来。 感情这小子弯弯绕绕搞了这么多,目标居然是他,早就等着他开口呢。 “咳咳,小友肯加入靖武司,老夫自然欢迎至极。但是有句话老夫且说在前头,否则以后你可能要责怪老夫。” “穆老请说。” “靖武司虽然在江湖中名声很大,但实际上权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大,反而受到诸多制肘,而且上升之路极窄,只能在靖武司自有体系中升迁。 反倒是以小友的资质和实力,若是去参加武举,必能一路过关斩将,在那东华门外唱名,成为人人艳羡的武进士,以后前途远大,文可入阁,武可拜将。” 穆老不愿当了好人又没落下好处,还是先说清楚利弊才好。 赵夕摇摇头道:“我要的只是进武库一观,走武举,太慢了。” 武举取士,就和科举取士差不多,属于在大夏为官的正途。 只不过武举更偏重武力。 若无实力傍身,文章做得再好,也顶多当个幕僚师爷,是做不了官的。 毕竟这种人人都可掌握超凡武力的时代,实力太低,根本服不了众。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若是当了朝堂大员,却连武人的一个眼神都承受不住,岂不是把朝堂的脸面都丢尽了。 但想要走武举,就得先考武秀才,再考武举人,最后等两年一次的京试考进士。 考上进士后还不能立即封官,得考察一段时间,然后下放地方为官,之后才能一步一步升迁。 武举为官相比靖武司的举荐为官,胜在后劲足,上限高。 在靖武司中,就算升到最高的指挥使大人,也才正三品而已。 而一州州牧便是从二品,更不用说入阁为相了。 然而赵夕对自己的目标很明确,他要的是大夏的百年积累传承,至于通过何种方式得到,他是无所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