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父皇还是疼爱她的。 她不知道的是,皇上赏了荀香十颗食指指腹那么大的南珠,比赏她的东珠更漂亮值钱。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叶皇后想补偿外孙女受的委屈,提前两天就让人买了许多东西回来,当天下晌又请所有在留清园的贵女们去玉明宫过节。 荀香来到古代,才知道前世的许多人把农历七月初七说成情人节是不对的。 七月初七又叫乞巧节,更像前世的“三八”妇女节,或者说女神节,是姑娘们的节日。 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比如女子会捉“喜蛛”放在盒子里,等到第二天看看哪个喜蛛结的网又好又密,寓意着乞巧成功,象征着心灵手巧。 乞巧也是女子购物狂欢节,许多人提前七天就去市场置办各种乞巧物品。 当天还要拜织女星,晒书晒衣,凤仙花染指,吃巧果,穿针乞巧,放莲花灯,等等。 穷人家的女孩还会拜老牛,拜织机…… 真是既浪漫又有趣。 荀香是成人灵魂,对这些节日不感兴趣,之前顶多在七夕晚上穿穿针。 看到皇后姥姥为了自己如此忙碌,荀香也高兴地凑着趣儿。 申时初,女孩子们就来了。她们穿的花枝招展,一个个水灵灵的比院子里的花儿还娇艳。 有端王的长女高德珠,康王嫡女八岁的高真珠,济王长女三岁的高婉珠,南阳公主的闺女十二岁的卫玉升,庆郡王的孙女十五岁的高明珠,还有六岁的邱雨涵。 皇后也请康王的闺女了,总不好迁怒一个几岁孩子。 加上荀香,七个姑娘三到十五岁不等。 高真珠非常不高兴叶皇后和荀香,不想去。但母妃一定让她去,还不许表现出自己生气。 荀香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才刚刚八岁,比她十五岁的姑姑还沉得住气。 叶皇后还请了秦妃、刘妃、张嫔、楚婕妤、李美人等七个皇上的女人来凑热闹。 皇上听说后龙心大悦,觉得皇后贤惠识大体,妻妾孙女一家欢。 李美人眉目清秀,肤白如玉,笑得可开心了。 她穿着玫瑰红高丽礼服,头戴高丽国时兴的木制假鬓和簪子、头花。 荀香对李美人有些特殊好感。 因为她的眼睛是内双,l圆圆脸,小嘴,笑起来很董夫人。但董夫人有一种飒爽之气,李美人偏柔弱。 按血统,李美人是董夫人的娘家堂侄女,是丽妃娘家远房堂侄女。 她与董夫人的相似之处更多一点。 李美人说着蹩脚的大黎话,“乞翘,果借,高丽未国国,挺起来恨好玩。” 她说的是“乞巧,过节,高丽未过过,听起来很好玩。” 逗得众人大笑。 叶皇后心慈,见李美人感兴趣,又只有十五岁,比高明珠还小了两个月,让她同姑娘们一起玩。 懂高丽话的女官把这话翻译给李美人听,李美人乐得眼睛弯成了一条缝,曲膝给皇后行礼,“谢慌后酿酿,我恨喜烦。”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她比装模作样的丽妃可爱多了。 叶皇后准备了九孔针,五孔针,彩线,凤仙花,巧果,莲花灯,等等。 吃完晚饭,凉风习习,夜空深遂,漫天撒满星星,真如明亮的星河点缀在天幕上。 姑娘们和李美人最先晒各自的书和衣物,显示自己有学问有美貌。又拜了星女星,象征性地用凤仙花染了指甲,吃了巧果。 然后开始穿针乞巧。 岁数大的姑娘和李美人穿的是九孔针,都穿了过去。 岁数小的高真珠和高婉珠穿的是五孔针,针孔还特别大。 高真珠自己穿过去了,高婉珠在乳娘的帮助下也穿了过去。 皇后笑道,“甚好,都是巧姑娘。” 其他嫔妃也都符合着。 皇后赏了李美人和每位姑娘十对九鹿织绣阁的上好盘扣及十股江南产的上好丝线。 高明珠今天穿得最快,多得了皇后的一柄玉如意。 穿完针后,叶皇后又领着众妃嫔和姑娘们去河边放莲花灯,没成亲的姑娘乞求的是美好爱情。 这是今天重头戏。 莲花灯花色各异,颜色各异,还有坠着红色流苏的白色灯笼,点亮后璀璨无比。 前世有人说只有人死才能点白灯笼,这是错识的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