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情热-《徐徐诱之》
第(3/3)页
而设备一流效率一流的奉天兵工厂既然能生产枪支,价格还比纯国外进口便宜至少二分之一,那为什么不买国产的呢,谁会跟银子有仇?
昨天在包家举行的晚宴上,包家人自然会开口询问宁少帅何时离穗,虽婉拒了包家要到机场送行的好意,但宁铮还是毫不意外地见到了包家二当家,也就是包不屈的大哥。奉九没有看到包不屈,倒是有些许失落。
热情地寒暄、道别后,他们一行走进机舱,此时已坐了一半多的乘客,有人认出了宁军少帅,非常吃惊,上下打量后又把眼光凝聚在俊秀挺拔的少帅身边高挑清丽的少女的脸上,宁铮不以为意——回去后再过一段时日,奉九就该嫁给自己了。
久别重逢心上人,心情自然愉悦,他牵着奉九的手坐到了临窗的两个座位上,毕大同三人自然坐到他们隔了一条过道的三人位置上。
这是奉九第一次坐飞机,四十座的“道格拉斯”型客机已是当前最大最舒适的客机机型,但机舱里巨大的噪音还是让奉九非常不好受——宁铮急着回奉天,又不想与她分开,再说他也想让从未坐过飞机的奉九体会一下。
在民国时期,坐飞机是相当奢侈的事情,机票贵得吓人,尤其这一趟从广州直飞奉天,中间只经停加油不上下其他乘客,机票就更贵了,顶得上很多大学名教授半年的薪水,不过看奉九的神情,倒是有点思虑不周了。
奉九看坐在她旁边的宁铮一脸抱歉的样儿,倒是对着他安抚地一笑——没尝试过的新鲜事物,奉九一向是愿意体验的。不过她还是制止了宁铮要给她盖毯子的举动,自己抖开盖好。昨晚虽说有争执,但鉴于宁铮后来的表现,奉九现在倒没那么抵触他。
奉九睡不着,摘下眼罩,从随身小包里掏出一本英文小说看,这是昨天包家派人送土特产过来时,特意交给她的,说是二少爷给她的,正是奉九很喜欢的《大草原上的小木屋》,美国的罗兰·英格斯写的,奉九以前只看了前两部。
宁铮偶尔偏头看看奉九的书,再不就看看报纸,不过大多数时间,他似乎都是望着窗外的天空和云朵在发呆。当然,奉九靠窗而坐,所以也不知他到底是在看天,还是在抓紧时间欣赏自己久未谋面的未婚妻。两人想交谈也是不可能的,机舱内的噪音实在太大了。
一路上辗转加油了五次,用过了几顿乏味的餐点,宁铮和奉九直到晚间九点时分才回到了奉天。
宁铮直接让来接他的车开到了唐府,拎着几箱子广东特产交给了惊喜地迎出来的唐家下人,其中一个大箱子里都是毕大同去买的——总不能让一个不相干的包不屈专美于前。
宁铮陪着奉九进去见了唐奉先,唐家大哥虽未说什么,但目光里还是含着惊讶,似乎仍然对宁铮能亲自到广州接小妹的行为感到震惊。
宁铮打过招呼就走,毕竟时间已经很晚了。临出门前,他又定定地看着奉九,忽然拉住她的胳膊,在她耳边低声说:“等我一有时间就过来看你。”
奉九没说话,只是目送着他颀长挺拔的背影从容离去。
奉九和大哥闲聊了几句,就被打发去睡了。奉九回到自己的小院儿,居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毕竟已离开了很久的时间,但的确也像包不屈说的,回到故乡的感觉很好。
奉灵、吴妈和秋声她们得大后天晚上才能到——民国的铁路状况想也知道,到了一个新的地段,他们一行人就得不停地搬着箱子上上下下,想想去时没带多少东西,回来时多的五六个大箱子,也是够辛苦的。
临睡前她还画了几笔画,可在广东时的很多事走马灯一般在她眼前盘桓不去,日渐清晰,她决定从明天开始,把一些心得写下来,给校报投稿,忽想起自己早已中学毕业,哪还能投校报?不禁自嘲地一笑,关灯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奉九先去见老太太,唐家老奶奶一看到宝贝孙女回来,自然是“宝贝儿肉儿”地乱叫一气,搂进怀里这个亲香。
奉九和其他等在此处的其他各房婶婶嫂子和妹妹弟弟打过招呼,又一把搂住小不苦使劲儿嘬了嘬他小胖脸上的肉,这才拿出很多广东的土特产零食请大家吃,而其他的礼物她一早起来就已分好,分送到各个院子里了。
奉九的大嫂看着自家小姑人情世故应对得体,亲疏有度,很是欣慰。
奉九昨晚没看到父亲,问过大哥才知道父亲因新银行成立而忙得不可开交,已有小半个月没有回家了。为人子女的,从外面游历回来,自然要给长辈请安,所以奉九在跟家里人小聚后,在中午时分,第一次到了父亲新的办公地点。
奉天边业银行坐落在朝阳街上,主楼正面为罗马式建筑风格,台阶很长,六根爱奥尼式立柱撑起了整幢建筑,顶托着宽大的露台,显得宏伟气派。作为宁军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和吸储重要的金融机构,当下拥有全中国最多的金条,实力雄厚。
正如当时在全中国的大城市一样,在奉天,也有三种银行:宁老帅这样当地的统治者自己的银行;国外资本把持的比如美国旗,英国汇丰,法国汇理,日本三井,除了日本的银行,别的国家的银行倒都是正经做生意的地方,及其他民资控股银行。
唐度见了女儿,觉得跟以前相比,女儿对自己的态度倒亲热了些,不禁甚是欣慰。
他顿了顿,问:“九儿,过一阵儿就要嫁人了,你是怎么想的?”
奉九没想到父亲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她没正面回答,“父亲,前几天我看到报上说于右任先生家里有副对联——‘不思八九 常想一二’,对自己的生活,我就是这种态度了。”唐度静静听着。
奉九接着说:“我呢,生于锦衣玉食之中,而世上不幸的人那么多,我已很知足了。”
唐度点点头:“你跟宁铮,也是有缘,我看他这一年来,对你甚是上心,也算难得。虽然……”奉九忽然看到父亲又露出了自己去广东前那种明明咬牙切齿,却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表情,但终于还是调整了脸色,接着说,“人无完人。总之一句话——惜福,福常在。”
奉九注视着不知何时鬓已星星也的父亲,柔顺地点头:“好。”
中午,奉九陪着父亲到银行旁边的饭店吃了一锅暖胃暖肺的芡实老鸭汤,能吃这道菜,也是因于右任先生大力举荐,说是老少咸宜,温补养人,所以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
奉九跟忙碌的父亲挥手道别,这才坐车回家,一路上感慨着父亲也到了注意颐养天年的年纪了。
小不苦足有两个多月没见到最亲爱的小姑姑了,其实心里是很生气的,刚回来时,他没好意思直接拒绝姑姑亲他脸蛋儿,但待到小姑姑下午从外面回来后,真的把给自己的东西都摞起来,摞得跟她走之前答应自己的跟“山一样高”了,于是还是心满意足地跟姑姑和好了。
宁铮极忙,但再忙,每天晚上六点钟的电话还是要打的,每每听到宁铮清亮安静的嗓音响起,随意却关切地询问她一天都做了些什么,和时不时送过来的小玩意儿,倒是让奉九渐渐觉得他没那么面目可憎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