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你不能这样对待忠臣啊,臣劝陛下去凤阳绝对是为了大明社稷着想!” 朱由检懒得再搭理刘泽清,等驿馆清扫完了,吩咐赵云与随行的大臣跟着自己进馆议事。 “幸亏赵子龙一身虎胆,孤身入敌军生擒了刘泽清,否则只怕朕要被冯英和刘泽清这两个逆贼劫持到凤阳了。” 惊魂稍定的朱由检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碗呷了一口,再三向赵云致谢,同时检讨自己的过失,“是朕粗心了,没想到冯英竟然勾结刘泽清,作出此等谋逆之事。” 大理寺卿高承业宽慰道:“事已至此,陛下也不必过于自责,当务之急是先设法摆脱刘泽清的纠缠,再迅速赶往南京坐镇。” 现在的局面是麻杆打狼两头怕,朱由检这边不敢先释放刘泽清,一旦让刘泽清逃出去这厮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但朱由检这边不放刘泽清出去,刘泽清的人马就不敢放朱由检离开,万一被朱由检把刘泽清带到了南京,又怎么会放过犯了欺君之罪的刘泽清? 事情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没有一定的智慧,这事还真不好解决。 “调兵平叛吧?咱们就待在沛县,调黄得功、高杰、刘良佐等各路人马来剿灭叛国之贼刘泽清。” 缓过劲来的左都御史施邦曜也知道是自己误会了天子,心怀愧疚的献上计策。 朱由检忧心忡忡的道:“兵戎相见并非上策,我们大明现在的敌人还是李自成,不能因为刘泽清的野心而戕害无辜的将士。” 赵云表示赞同:“刘泽清麾下的将士大多来自山东、河南,参加过剿灭李自成、罗汝才的开封会战,也去关外打过满清的骑兵,算得上一支精锐之师。若是强行剿灭,双方必然都有伤亡,确实并非良策。” 国子监祭酒梁赋经也站出来献策:“臣愿去跟刘泽清谈判,让他上书认罪,放我们离开沛县去南京。” “徒劳无功而已!” 朱由检摇头否决,“你去谈什么条件刘泽清都会答应,但前提是让我们先放他出城,你敢吗?” “那怎么行?最起码我们得先到了徐州才能释放刘泽清,倘若现在放他出城,这逆贼怕是立马变脸。” 不等梁赋经说话,旁边的几个官员纷纷摇头,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朱由检无奈的叹息一声:“如果我们不释放刘泽清,他的部将也不会放我们离开沛县,局面依旧僵持不下。” 在驿馆院子里看押刘泽清的霍去病一直竖着耳朵聆听屋子里的讨论,听到一屋子大臣解决不了难题,突然灵机一动就有了主意。 “陛下,小臣有个办法,或许能够破此僵局。” 朱由检闻言,急忙吩咐王承恩开门把霍去病请进屋子:“霍校尉有何良策,快快请讲?” 霍去病抱拳道:“不妨这样跟刘泽清谈判,陛下出城的时候把刘泽清关押在沛县城中,这样刘泽清就不用再担心跟他的部下分开后被杀。 等陛下出城走远后留下来看守的人再把刘泽清放了,这样也不怕他出尔反尔,如此一来,难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朱由检眼睛为之一亮:“似乎是个好主意,只是留下何人在城中看押刘泽清?等放了刘泽清的时候,留下来的人怕是不易脱身。” 赵云抱拳道:“臣赵子龙愿意留下来看押刘泽清,等明日天亮之后再放这厮出城。他虽有千军万马,却也留不住我!” “也只有浑身是胆的子龙将军才能担此重任!” 有了办法之后朱由检的脸色轻松了许多,踱步到赵云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凝声道,“子龙将军屡次救朕于危难之中,等到了南京定然重重封赏。” 赵云抱拳谢恩:“陛下言重了,太子对臣有知遇之恩,为大明效忠乃是分内之事,岂敢邀功。” 国子监祭酒梁赋经与刘泽清有一些交情,当即自告奋勇的去跟刘泽清谈判。 被赵云用枪尖顶着喉咙一个多时辰,现在又被五花大绑的刘泽清精神状态已经有些崩溃,听了梁赋经提出来的条件,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只要不带我离开沛县,我愿意让城外的将士让开去路。我说梁兄能不能先帮我把绳子解开?这臭丘八快要勒死我啦!” 听到刘泽清答应了条件,赵云立刻拿着枷锁过来,“得罪刘总兵了,用枷锁可好?” “就不能让我活动下筋骨?” 刘泽清可怜兮兮的求饶,“我绝对不会跑!” 赵云朝插在院子里兵器架上的龙胆亮银枪一指,“要不再用它?只要刘总兵不累,我可以一指奉陪到天亮。” “还是枷锁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