戡平萧铣4-《大唐潜龙》
            
            
            
                
    第(2/3)页
    岑文本认为当以百姓福祉为重,谏请出降。
    萧铣接纳其议,对群臣说道:“上天不助萧梁,国祚不可复持。若必待力屈,则百姓受难。奈何以我一人之故,陷百姓于涂炭乎!”
    于是设置太牢,告祭太庙,随后下令开门出降。
    守城将士、江陵士庶罗列道途,跪拜涕泣。
    萧铣率群臣缌缞布帻,来到李孝恭军门拜诣:“当受死者惟我萧铣一人,百姓无罪,愿莫戕杀。”
    于是唐军进入江陵,诸将准备大肆劫夺。
    岑文本虽为待罪降臣,只因心存故国生民,悃悃进言:“江南之民,隋末以来便困于虐政。其后群雄争斗,今之幸存者皆是锋镝之余,跂踵延颈以望真主。如今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议归附,实乃期盼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唐军倘若纵兵俘掠,致使士庶失望,只恐自此以南,无复向化之心矣!”
    《十策》的第二策“勤产厚积”微言大义,李药师已论及,“我军一旦取下萧梁,今日萧铣之臣民,即是我大唐之臣民”,李孝恭自然清楚。
    此时听岑文本所请,当即说道:“自此而后,已往萧梁之臣民,即是我大唐之臣民,自当严禁劫掠,以安生民。”
    岑文本感激涕零。
    诸将又进言:“梁之将帅,与官军拒斗而死者,罪状甚深,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
    李药师则说道:“王者之师,义存吊伐。梁之将帅为其主君作战而死者,乃是忠臣,岂可视同叛逆,籍没其家?我军新定荆、郢,但宜弘扬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李孝恭同意。
    于是秋毫无犯,城中安然。
    南方各地州县听闻,相继望风款附。
    萧铣归降之后数日,当初见到江中舟舰散流,以为江陵失守的援兵,方才陆续到来,先后竟有十余万之众。
    见到江陵“果然”失守,纷纷释甲请降。
    李孝恭、李药师戡平萧铣,将萧梁君臣解送长安。
    李渊列数萧铣罪状,萧铣回道:“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萧铣不得天命,以至于斯;若以此为罪,则无所逃死矣!”
    竟被斩于长安。
    皇帝诏授李孝恭为荆州总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