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琉璃厂-《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第(2/3)页
“宣内大街的海春天,是一家二荤铺,是决计不能去的,上个月我和同事们一度在海天春包午饭。
而迅哥儿不是很满意这个答案,却也没有进行什么批判,毕竟他现在的战斗力还没有成型,仍在积累当中。
“有,采购一些秦半两、汉五铢。”
本想着买下来送给阿敏,可转念一想,这种东西只有一种来历:
冥器。
此后,孟凡在一家铺子前微微停留,看到一件唐朝鎏金银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
一个来自港岛,吃过各种广式传统珍馐,也品尝过东西交融下的美食。
诚然,孟凡能够施法,轻松化解上面的煞,但寓意终归不好,索性放弃,专注购买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通宝等古钱币。
后来在任家镇集市上,买了不少,最终制成一柄法剑。
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接着,又开始介绍琉璃厂。
在这条街上,文物不一定是法器,但法器一定是文物。
古玩铺的红木多宝槅上,摆着瓶、鼎彝,书画铺挂的各种字画、立轴、对联,墨盒铺架上的各式各样墨盒子、镇纸、笔架……
“道长买文玩时记得小心点,别打眼,这里面水很深。”
再之后,两人有意避开沉重话题,只谈京城风貌,以及各家美食。
现如今……进货!
这么说还真是一点不夸张,因为时代原因、地理位置,琉璃厂的古钱币价格并未被炒起来,也就秦半两稍微贵一些,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而附近聚集了许多各地进京赶考的举子,旧厂房渐渐发展成一处集图书、古玩、碑刻、文房四宝在内的文化集散地,已有数百年历史。
一副吴道子所画的钟馗真迹图。
此外,店铺一般没有后世流行的那种西洋店铺式橱窗,也不像江南店铺那样上排门板,而是有门有窗。
根据迅哥儿自叙,今年抵京的第一个周,稍微安顿好以后,他立即就随同乡好友至琉璃厂,历观古书肆,共购书七本,费五元八角。
制假行业自古有之,民初的文物古董造假技术,恐怕不比后世那些科技与狠活差,但孟凡不在乎。
听着豪言壮语,孟凡哑然失笑。
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师。
“道长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吗?”
“过去常闻琉璃厂颇有典籍,想当如是,而今一看,确有异书。”
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