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了,也可以一边吃野果、打兔子,一边偷偷摸进山村,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找个殷实厚道的人家,夜间跑去磕头。 无奈留下水手工匠,由使者带着留学生前往本地官府报备,证明他们一行人是过海漂到本地上岸的倭国使团,并非内地逃奴奸佞,现往长安朝见大唐天子,拜托沿途守捉关卡不要为难云云。 “上国天恩,呜呜呜。” 唐人口鼎盛时有八千余万人,疆域面积超千万平方公里,自然有身份证之类的东西,名为公验。 您再欢天喜地被俏寡妇领着,到本地里正那儿写个“手实”,这才算彻底在大唐安家落户,开始正式享受国民待遇。 对此,孟凡回以微笑,施施然步入大唐长安。 孟道长踏踏实实排队,也没摆什么谱,往后他还要在长安混呢,多体验一下帝都人的风俗,便于快速融入。 反正顺利就是吃上了软饭,让人家甘愿冒风险养着、藏着,混个几年,哪位皇子诞生,亦或者国家打了大胜仗,圣人龙心大悦,命朝廷下大赦令: 天下浮浪人等无罪。 写完,手一挥。 如果没有,那不是逃奴,就是浮浪户,直接在城门处就绑了送府衙。 毕竟唐律保证老百姓出行的权利,哪个守门人敢无故吃拿卡要,刻意刁难路人,阻碍一天,负责该门的主官就得挨四十大板,最高可打一百下,不说死那也是半身不遂。 先由县尉打一顿板子,再送回原籍。 四五百号人从九州上船,航行了三十余天,中途各种磨难,好不容易上岸,集齐幸存者数了数,死了一大堆。 “公验,过所。” 前者类似身份证,写明持有人年龄、样貌、名字,后者则是介绍信,叫原籍官府证明持有者是个良民,有家有业,来路正经,还得州郡一级的官府盖章核准。 面对老吏的盘问,孟凡身前那波斯行商也不慌张,翘着舌头,讲起半生不熟的大唐官话,一一提供证明。 老吏闻言当即明白过来,是个出家修行的达官贵人,又抬眸看了看孟凡的样貌、气质,绝非凡俗之流,给人一种通幽及玄的感觉。 “过。” 或者问问哪个穷乡僻野的苦徭还缺奴隶,白送的低贱劳动力啊! 人数不多,为首者持日皇所赐予的节刀,有副使以下随便砍杀的权力。 “在苦水捉守押官那里通关时一共登记了五十六头骆驼,而今怎么少了十五头?”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吹自己力大无穷,比牲畜还有力气,吃的还比牲畜少,讨口饭吃,可以帮佣种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