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人杰化鬼雄-《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第(1/3)页
第359章 人杰化鬼雄
戎堡。
距离鄯城约六十里。
旅帅是个三十多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汉子,明光甲锃亮,此刻正站在堡内武库中检查军械。
这时,高墙之上的一名军士突然喊道:“王旅帅,西边松木哨点火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甲兵来此取武器。
负责报信的军士气喘吁吁也被带过来,沉声道:“旅帅,隐约听见有声音,疑似吐蕃马队,雾太大了,火长堡里看不到,赶紧叫俺来报信。”
“备战,上墙!”
“咚咚咚……”
鼓点急促,所有军士悉数从简陋营房里出来,拎着各式兵器到空地上排成队列。
再也没有黑油落下。
大军最后方。
吐谷浑人面面相觑。
距离越来越近。
全是必须通知到的地方,且每一处都安排了两只信鸽,至于剩下无用的三只鸽子,连笼子一起被丢进火盆里。
没谁有怨言,要知道,长官们可是站在最前面,手里还举着武器和军旗,敌人最先会与之交战!
“扰乱军心者,可斩!”
说着,就听见一声怪叫。
“咱是用不上了,别留给敌人。”
在护旗兵身后,四十五名士兵成三角形均匀展开,第一行站七人,第二行站八人,第三行站九人,第四行站十人,第五行站十一人。
旅帅腰间横刀出窍,直接一刀捅了过去,随后在其腹中用力一绞,顿时惨叫响起。
“急报!请见大将军!”
手臂插着箭羽的旅帅默默地看了四周一会儿,忽然说道:
“传令,能动的都下墙,到门前列队!”
只见一个吐谷浑奴隶率先爬上墙头,隔着好几丈远,都能闻到那股臭气,因为按照蛮夷习俗,部分吐蕃人和吐谷浑人生下来到现在,根本就没洗过澡。
奈何堡垒之中的唐军数量并不多,且人力终有竟时,高强度连续开弓拉弦,只是半炷香工夫,很多士卒就已经手臂酸软了。
一系列严格军令决定了士兵作战时,必须要勇猛。
然而,还是避免不了被选中,顶着盾牌前去护送撞车的命运。
“敢有效仿者,军法从事!”
“最多再给你一炷香。”
随着雾气越来越稀疏,其中出现了无边黑影,更近之后,能看清是唐军部队,数以万计。
“放下兵器,止步,投降!”
只不过,异族兵马多不胜数,有些正面直冲,有些从侧翼迂回。
不管东南西北,但凡靠近唐境的国家,只要有点身份的贵族,多半都会两句汉语,并以此为荣。
忽然,沉闷的惨叫响起。
“投降,可免一死!”
以五十人为一队,队头站在最前面,身后是掌旗的副队头,再后面左右站立着两个谦旗,也就是护旗兵。
这正是吐谷浑想要劝降的原因。
咚!咚!冻!
戍堡大门摇摇欲坠。
不过,队列依然如训练时那般整齐,不管多狼狈,都能看出他们是一股军队,正呈现唐军最经典的锥形战阵——
话落,迎上了一双比西北初冬浓雾还要冷的眸子,旅帅指着不远处一个紧握住横刀,咬牙切齿的后生,道:
城上,唐军弓弩不停,平虏巨弩一发,就是一排弩矢飞出,草地上、壕沟里尽是尸体。
这骑兵背上的三面小旗在风中噼啪作响,后心甲胄上还插着几根箭羽,刚看到有人前来接应,便连忙嘶声喊道:
先前跪在地上的将领刚得了命令,立刻策马来到前线,指着堡垒道:
“给你们半炷香时间,上精兵!破了大门,冲进去。”
眼见奴隶无法突破唐军防线,陆续有披着甲胄的吐谷浑武士补了上来。
而这些炮灰多半是吐谷浑贵族的奴隶,亦或过去被劫掠的唐民,他们披头散发,犹如乞丐,手里大多拿着削尖的木棍,五个人当中能有一把短刀,偶尔也能看到粗劣弓箭。
战斗中投降敌国,抄没其家。
哄地一声,冲天火光燃起,嚎叫声乱作一团,后方士卒听了心里都瘆得慌,叽哩咕噜交谈,言语中充满了畏惧。
如此往复三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