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318年,刘聪病逝,大臣兼岳父靳准作乱,处死匈奴刘氏皇族一千余人。镇守长安的大将刘曜东征,处死靳准,但“汉赵”元气大伤。 王弥、王浚、刘琨败亡,段氏鲜卑陷入分裂,匈奴的“汉赵”王朝元气大伤,石勒在中原的实力首屈一指。 至于偏安江南的东晋,皇帝没啥实权,门阀大家族内讧,压根不是石勒对手。 祖逖北伐,张宾建议石勒打“持久战”,拖垮晋军,祖逖一点办法都没有。】 【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张宾与石虎等人见时机已成熟,劝石勒称帝。 石勒接受了此建议,于十一月即位称王,建立后赵,以襄国为都城。此前,汉国主刘曜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故称石勒所建为后赵。 张宾被加封为大执法,封濮阳侯,掌管朝政,已位极人臣。 据《资治通鉴》记载:“张宾任遇优显,群臣莫及;而廉虚敬慎,开怀下士,屏绝阿私,以身帅物,入则尽规,出则归美。勒甚重之,每朝,常为之正容貌,简辞令,呼曰右侯而不敢名。” 时,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 【刘曜雄才大略,能征惯战,是石勒在中原的最后劲敌。 张宾告诉石勒:“刘曜很能打,您不能轻敌。但是,刘曜内部不稳定,可以对其分化瓦解,等时机成熟,再一击制敌。” 石勒遵照张宾的策略去做,最终击败刘曜,基本统一了黄河流域。可惜的是,张宾英年早逝,没能看到这一天。】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张宾去世,石勒伤痛不已。 《晋书》有相关记载:“及卒,勒亲临哭之,哀恸左右,赠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景。将葬,送于正阳门,望之流涕,顾左右曰:‘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 程遐代为右长史,勒每与遐议,有所不合,辄叹曰:‘右侯舍我去,令我与此辈共事,岂非酷乎!’因流涕弥日。”】 【石勒能够从一个奴隶成为一国之君,与他成立“君子营”的远见密不可分。 而在君子营里,尤以张宾的贡献最为突出。 正是他每每在关键时刻为石勒做出的选择,帮助石勒一步一步壮大力量,扩大地盘,最后建立后赵。 这样的人物在后世却并不知名,大概率是因为他侍奉的是一个羯族人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