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多再有十年,高中课本内都会介绍国家宏观调控,那时候高中生都懂的,郑宇成居然不了解。 汪贵林则是很认真地听着谢凯说的。 “其实,咱们国内虽然改革开放了十多年,却因为对市场经济不了解,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国家要是不管,经济过热太厉害,最终就会引起经融危机不是?经济一旦崩盘,咱们发展难道不会受挫?” 谢凯不是经济专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两人介绍。 为了让两个老家伙给他打工一辈子,他这也是拼了。 在这会儿又变成了经济专家。 其实两人不是没有接触到国家宏观调控,只不过404投资的都是高科技领域,大多还跟国防技术有关,加上自己手里握着庞大的资金,不需要向国家银行贷款来发展,自然也就没有非常直观的认识。 在基础建设领域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带动经济的发展,也不管市场有多大,只要他们能建设,就会拼命建设,最终引起市场供应过剩…… 国家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太多,浪费建设经费,太过影响市场,让经济健康发展,就开始利用政策来引导经济的发展。 “这也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好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利润,市场什么的,资本家根本就不管。政府想要管,也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资本家的代言人?别的不说,仅仅是按照这样的发展,我敢保证,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我们国家的gdp总额就会突破十万亿的大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总额会突破40万亿大关;到第二个十年,会突破百万亿大关……” 谢凯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很肯定。 这是历史真实数据。 因为他的出现,404的崛起,到目前,对整个国家的gdp影响不是很大。 完全没有展现出来。 但是布局已经差不多了,很多企业的规模都提前增长了起来。 中兴、691厂、长虹等,都是最明显的。 未来这些都是大头。 “真的能到这样的程度?那咱们不得全球经济第一?”汪贵林一脸期待。 郑宇成则是撇嘴:“咱们努力活着,或许还看得到?” 谢凯叹了口气。 汪贵林也看不到。 “我们要对国家有信心!当然,全球不是咱们发展,别的国家就不发展,经济基础搞好了,发展速度将会更快……”谢凯也不知道国家什么时候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第一。 他离开的时候,国家早就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怎么样?要不要打这个赌?要是达不到这个程度,整个公司送给你们,你们丢给国家也好,直接搞慈善也罢……”谢凯一脸笑容。 “你真要给老子一亿美元的股权?”郑宇成真不是在意钱。 “如果到了那程度,这至少值上千亿美元!”谢凯真心没吹牛。 哪怕只是搞一个公司有华为的市值,都远超过这个了。 “行,老子跟你赌了!到时候如果达不到,你给我十亿美元!老子买大飞机!”郑宇成咬牙说到。 “我觉得,这不合适……”汪贵林感觉不妙。 “啥不合适?基地的钱,咱们不能动,他给钱,有啥要不得的?不要白不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