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鲁本来只打算在国内待上几个天的,检查一下置景与道具制作的进度,然后处理一下公司的事务,就可以叫上刘一菲一起飞北美了。 结果在他回来的第三天,未来投资的路凡给他打电话时汇报了一个情况。 路凡找到了一个民营航天的项目,在航天大学找到了一个位博士,且也是航天领域的专家,他愿意带着成立一个航天发射研发团队。 路凡这些天甚至已经疏通了所有的关节,可以先成立一家航天研究公司,等法律通过了民营公司可经营航天发射后再变更经营项目。 可能外界不了解,其实宋鲁是真的在组建民营航天公司。 “那个你把他们团队的资料发给我,安排一下,看这两天找个时间我见一见他们。”这是宋鲁给路凡的指示。 “好的,宋总,我就发资料给你。” 宋鲁还在怀柔看摄影棚呢,他在手机看到了邮件后,打开看了看。 领头的科研人员名叫刘百奇,确实是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也是运载火箭方面的专家。他拟定的团队成员中有在读的博士,也有工作多年的老航天人,总体团队年龄不大,平均年龄没超过35岁。 虽然马斯克的spacex在2012年的10月已经成功了发射了龙飞船,他们的猎鹰系列也不断爆出好消息。但是,现在宋鲁去追赶还有机会。 毕竟火箭只是过渡产品,真正的成熟产品是航天飞机,在过渡产品上别人领先个十来年并不可怕,只要在终级产品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行。 而且未来将是中国航天飞速发展的十年,民营航天说不定能分到一杯羹,如果先于spacex公司搞星链计划,那岂不是更完美? 毕竟有华为在,他们搞通讯一流的,他们在发力5g,肯定也在研究卫星通讯的。 再长远一点,人类要想突破发展瓶颈,新能源必将是重中之重,所以外太空的能源很重要,哪怕是太空太阳能计划也不是不可行的。 】 这些都将依托于航天运输与发射,所以说这个是大有可为的科技方向。 电动汽车、手机、芯片只是接下来的二十年内的能变现高科技,而航天领域是二十年后能变现的高科技,比拼的就是谁先起跑。 谁先起跑谁的技术积累就更多,发展就越勐烈。 这就像比亚迪一样,谁会想到他会成为未来全球顶尖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毕竟2013年的他连国内都挤到前十都摇摇欲坠。 但是比亚迪通过十几年的电池与汽车制造技术积累,不断的研发,然后在2020年后彻底的爆发。 这就是技术积累的重要性,也是谁先起跑的重要性。 因此,现在宋鲁发力追赶spacex是有必要的。 9月26日,宋鲁在京城的公司的接待了路凡带过来的以刘百奇为代表的科研团队。 “宋总,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你好,你好,坐,坐,坐,不要客气。” 一帮人一番寒暄后纷纷落座,宋鲁也就跟他们拉起了话头。 当然,是刘百奇先拉起来的。 “宋总,真想不到,你真会对航天领域投资,实在是太难得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