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回乡途中遇险情(1)-《错心记》


    第(2/3)页

    按计划如不出意外,今晚一行人可歇在上谷镇。此时已是日头西斜,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秦妙掀起帘子往外看,竟被眼下之情境吓了一跳。

    目之所及处,十有八九皆为流民。拖家带口,背负简易行囊,面色多有饥荒困顿之色。其中又不乏行乞之人,佝偻为之。

    秦妙不禁蹙眉,向一侧的秦二哥说道:“此地怎会有如此多流民?”如今他们才行一日,刚刚离开浔阳城,仍处于江西道境内。江西道虽多山地丘陵,但农耕文化起源甚早,水系丰厚,虽比不得湖嘉粮仓,但并非贫瘠之地。

    “我从贵州入江西一路一来,也见过不少流民。据当地人讲,官府要求加重粮食缴纳数额。去年雨水不丰,秋收不尽人意。很多人家不得不将往年存量交于公中。”

    “那豫章王殿下乃封地之主,难道也不管管?”

    秦朗摇摇头,表示很无奈:“阿暖有所不知。这豫章王虽为江西贵州两地之主,却对封地赋税徭役无十成权力。要知道粮饷的七成是要上交国库,王爷只能做主三成。”

    这就难怪了……

    随着一路到上谷镇,流民依然随处可见。秦家当年在杭州城也算大善之家,每年均行赈灾救济之举。只是如今秦妙也非那大商大贾之家,随身所带银两有限,只能将手上仅有的干粮分给路边的乞儿。即便自知乃杯水车薪,但只求心中安慰。

    次日简单用完早膳后,三人又开始上路。一连三日皆有小镇可投宿,渐渐踏入江浙道和江西道毗邻处,官道开始狭窄起来,地势也出现起伏。

    “今日我们得抓紧些路程,早些翻山,趁太阳还未落山前赶到江浙道的临水镇。”秦朗策马往前,车夫也扬鞭拍在马屁上,马车瞬时就颠颠地跑了起来。

    临近晌午时分,正是人困马乏之际。此处山峦迭起,烟障丛生。道上的人渐渐稀少起来,秦朗不自觉地抓紧缰绳,警惕地看着四周。

    马车刚刚驶入一处密林,树木高耸入云,枝干密布,如网如布地顶着人头上,无端地形成一股压抑之势。

    突然林间惊闻群鸟纷飞之声,继而转眼间真有一张大网从天而降,地上又无端拉起一股长绳,直接断了秦朗等人的去路。

    车夫大骇,眼看要撞到那粗如碗口的绳索上,急忙拉住缰绳,往后倒去。这一来一回间,秦妙被来回撞击于壁上,春衣单薄,撞得她皮肤阵阵泛疼。

    一时间她听到外面响起秦朗一声大叫“躲好,别出来!”心里忽觉不妙,偷偷掀起帘子一角,竟发现自家已被黑压压的一群人给围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