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算学里的国运,灭国之策-《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算学,有那么重要?”

    这个领域确实不是朱家父子擅长的领域,所以张异的提议接受起来有些难。

    张异摇摇头,黄家父子是商人,已经算得上是生活中最接近数学的人了。

    可是他们对将科举纳入算学这种举动,都表示怀疑,可想而知数学在古代的没落。

    其实说没落也算不上,华夏对算学的研究也不少,远的不说,就是宋元两朝,古人同样有类似增乘开方、开四次方解法、开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提出弓形弧长近似公式、负系数方程。以及朱世杰讨论的高次方程组的解法、高阶等差数求和还有高次内插法等等成果。

    但这些成果也许放在后世是不错的成绩,但在社会的主流上,它们并不太受重视,算学,也只是一些天才手中的玩具。

    “咱们举个例子,用算学给大明算算国运……”

    国运二字,让朱家父子一个激灵。

    张异这小子平时藏着掖着,少有涉及太多国运的话题,今天他居然主动开口。

    而却算学测国运,这种方法闻所未闻,朱家父子早就忘了一开始来的目的,被张异的话题带进去。

    “先不算公主,当今陛下目前有七个儿子……除去太子朱标,剩下的六个孩子就是未来的王爷,以皇帝疼儿子的性子,皇子们封王之后,每个人咱们也不给多,一个人给两万石俸禄不过分吧?”

    朱元璋点头,事实上他心中的想法,他要给孩子们的数绝不止两万石粮食。

    张异说道:

    “也就是说,陛下以后不生孩子,就这六个亲王,一年就要耗费十二万石粮食,这不算多……

    然后咱们再往下看,亲王们是要生孩子的,咱们假设每个亲王生五个孩子,那么朱家第三代,就是三十个后代。

    郡王,待遇肯定比亲王少一点,咱们就算五千石,三十个郡王一年需要耗费朝廷税收十五万石粮食!”

    朱元璋和朱标眉头微邹,张异算到这里,其实还不算夸张,皇家宗室一年去二十七万石粮食,对财政来说并不是太大的压力。

    可是张异继续算下去,朱元璋越发坐立难安。

    “假设郡王再生郡王,每个人也生五个孩子,那咱们大明朝第四代宗室,就有一百五十人了,如果每个人能拿三千石的岁入,加起来就是四十五万石的支出……”

    “第五代,宗室七百五十人,咱们按两千石算,大概需要支出一百五十万石……”

    “第六代,宗室三千七百五十人,这我已经不知道怎么算了,不过可以想的是,第七代宗室,已经高达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人……”

    “别算了!”

    朱元璋已经被张异列举的一大窜素质搞得晕头转向,虽然他一时间也不明白张异的算法,可是听到这个数字,他本难能感觉按照张异的说法,接下去要出大事!

    虽然张异说的东西,不一定符合现实。

    比如每个宗室不可能生下五个孩子,有些孩子也不太可能都长大……

    但这背后的道理,却让皇帝冷汗涔涔,因为张异只是以他六个孩子作为基数去做这算学题,而他朱元璋一生,不可能只有六个孩子!

    如果孩子的数目翻一倍,他老朱都不敢想朝廷哪来那么多钱去支出宗室的费用。

    要知道,以大明如今的税收来看,朝廷一年岁入肯定不会超过两千万石。

    这两千万两,要应付军费开始,官员俸禄、官府的运转、还有赈灾等各种开支,留下来的根本就没多少……

    老朱的脸色有点黑,所以他就算打了天下,其实想要让朱家人过上他想象中的好日子,其实就是痴人说梦。

    他纯朴的,只属于一个老农民的梦想破裂了,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给孩子们封王,张异就无情地打碎了他的幻想。

    “看来黄叔叔也明白了算学的力量……”

    张异停下继续计算的手,微笑地看着老朱,老朱失魂落魄,朱标也好不到哪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