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杀人诛心,先生你不行呀-《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那咱们再把这个需求就简化一下,陛下想要集权,他需预防相权过大,可是他是开国皇帝,如今朝中这些大臣架起来都对他构不成威胁,往下数几代,你前边王朝的例子来看,出现昏君的概率也小,所以陛下对集权的要求,谋的是未来,属于为子孙谋划……

    担心子孙无能,相权压制皇权,这是每个帝王都会思考的问题,这点无可厚非!

    可是假设陛下担心未来的相权过大,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压制皇权呢?”

    张异提起的问题,让许存仁和孔讷同时陷入沉思。

    “门阀……结党……”

    孔讷举起手,开始列举可能会影响君权的行为。

    张异点头,说:

    “讷讷说得都对,这些都是可以让相权凌驾于君权之上的可能,其实咱们可以再简化一下,其实陛下担心的就是士子集团以某种方式抱团,欺负皇上!

    而抱团的纽带可以是血缘,可以是同乡,可以是结党,也可以是其他,

    只要官僚阶层中以某种纽带形成一种比较坚固的联盟,都是皇帝不喜的!

    以前陛下处理的方式,是希望通过科举选上的人别太聪明,可是不聪明的人又干不了事,这件事就作罢了!

    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总需要结局,至少咱们要让陛下看到咱们在帮他解决,所以我提议算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先生说前边的朝代曾经算学纳入科举,但最终时代还是将它淘汰了,可我并不这么认为。

    算学入科举不假,但在隋唐之时,通过明算科入仕的那批人,其实都是最底层的官吏,

    人家门阀世家,根本就不带他们玩,名为科举,其实大家的玩法都不一样。

    所以先生武断觉得算学不行,学生恰恰觉得可以,您想想呀,如果算学那些门阀子弟也要考,会有什么结果?”

    “什么结果?”

    “那就是,许多人熟悉的那套游戏规则被打破,许多本来应该入仕的人却无法入仕,算学这种东西和经义不同,你不会那就是真的不会……

    它不像四书五经,可以背,你有个好先生,或者朝中有人,你大概是可以知道朝廷出题的思路,就算你文笔差点,思路对了,就很容易拿到高分。

    可是算学不一样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种不受控制的考试方式,自然不会受到上层人的欢迎!”

    张异的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但也将许存仁引入思考。

    其实许存仁大概也明白张异说的意思,就是让皇帝在经义之外另开一科,

    其实科举行到今天,民间早就形成一些强大的学派,这些人长期对经义的研究,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掌握了科举的方法。

    一旦恩科开启,可以想象江南许多地方,类似浙东,江西等地的学子,会大量占据朝堂中的位置。

    如果皇帝开了另一条路,并且将它提升和经义相同的地位,

    等于将这些大儒擅长的东西,生生剥夺一块。

    这看似简单改变,至少在科举初期的时候,会让许多人不适应,也会措手不及。

    这就达到了张异说的,分化读书人阶层的目的。

    读书人抱团的方式无非那几种,最重要的一种抱团就是同乡和同窗……

    削减一部分的优势,就等于将优势让给另外一些人……

    从君王的角度来说,这就达到了分化的目的。

    只从目的上来说,张异这个提法确实可以应付皇帝。

    不过,将算学纳入科举,将他提高到和经学同等的高度,并不符合许存仁的三观,二来、张异的提议是加强君权,也不符合许存仁的利益!

    毕竟,他的家乡也算是才子辈出之地,如果说有一种东西影响了未来浙江学子的利益!

    张异见许存仁犹豫,心里也是叹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