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屁股决定脑袋,不一样的公平-《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这些知识的传承,对科举测押题,解题等思路解析,远不是其他地方的学子能比!

    如果说大家都有六七分分优势,生在这些地方,天然就比别人多了两分!

    所以良性循环下来,自然是强者越强……

    都说穷文富武,可是如果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真正能靠读书出头的人,肯定是多不到哪去的……”

    许存仁眉头微邹,他想了一下也认同这个道理。

    科举对于读书人来说,乃是事关终生命运的大事,在民间,读书人之间的抱团也很常见。

    从华夏的经济中心转向南方之后,江南很多地方的人才早就成为历朝科举的主力,这其中的原因,有这些地方的学生确实优秀,但师资力量和无形的影响力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都是凡人,同样是七分的人才,一个衣食相对无忧,一个却为温饱操劳,前者自然会加分,后者却因为分心无法尽全力。

    此消彼长之下,谁还敢说大家都一样。

    更何况科举这种作为考试内容的东西,朝廷出题的思路,猜题,解题的技巧之类的,虽然对于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来说,影响很小。

    可是在同样的天才之中,这些细微的优势,就是决定最后能不能上考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算学入科举为什么会让许多人反对,因为类似浙东这样的地方,他们早就形成了一套教育规制,如果突然插入一个算学,等于将他们擅长的东西,有一部分被拉到和其他地方一样的水平。

    这对于天才学生依然没有影响,但对于有一些介于能考中和考不中之间游走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落榜。

    而科举,就是官员们选择盟友最好的手段之一,官场上最稳固的同盟者,自然是同乡。

    许存仁提议的改革,其实就是剥夺了这些人的利益,也是以他们反对最为激烈。

    只是……

    这种优势并不是谁给的,而是一代代人累积出来的,为什么张异会觉得不公平?

    张异对许存仁投来的怀疑的目光心领神会,他也不卖关子,直接说:

    “其实有句俗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老师为你老乡的学子们委屈,是因为你是金华人,浙江人……

    可是从皇帝的角度来说,这就未必公平了!

    从统治江山的角度来说,您觉得皇帝是希望他的官员都出现在几个地方,还是最好平均分配?

    朝堂中一个地方的人太多,意味着抱团,意味着结党……

    甚至还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张异想起未来的南北榜案,却没有说出来,他换了个角度:

    “科举的红利,确实是这些地方的先辈一步步争来的,但你敢说这其中没有权力干涉?既然有,哪个皇帝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

    所以先生觉得的公平,对于皇帝来说是不公平……

    要是换成我是皇帝,我可能还要更进一步……”

    “胡说!”

    张异话音刚落,许夫人在他后边给他一脑瓜子。

    “师娘,疼!”

    张异捂着头,泪眼汪汪。

    “你可别乱说话,皇帝就是皇帝,换不成谁,你要是乱说话,会给龙虎山遭祸端的……”

    许夫人打他,是为了警醒他,张异闻言点头。

    不说师娘是不是真心关心自己,就是许存仁目前这个全民皆敌的状态,他确实不该说类似的话,一个隔墙有耳,

    那些想弹劾许存仁的奏疏估计够他死上十次八次。

    许存仁和张异之间的对话,因为许夫人结束。

    张异没了聊天的兴致,反正他也在这吃过饭了,朝着许存仁挥挥手。

    “先生,我回去炼丹了!”

    张异说完,一溜烟跑了!

    等许老反应过来想再问问其他东西,却没有了人影。

    “哎呀!”

    他跑出门口又撞见一个人,张异抬头,还是刘伯温。

    “是你!”

    刘伯温也认出张异,这个小道士今天穿了道袍!

    “拜见刘大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