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帝和朱标二人纷纷将目光转向许存仁。 有人,还能有什么人? 许存仁一开口,朱元璋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上来。 “他说,人皆有立场,这件事的对错,关键是看站在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是我的角度,还是江南士子的角度,是官员的角度,还是陛下的角度? 每个人都希望公平,但每个人的公平并不一样! 譬如陛下……” 许存仁将张异说过的话,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说给朱元璋听。 皇帝沉默许久,露出欣慰之色。 张异那臭小子的立场,永远是中立客观,且耐人寻味。 皇帝的公平? 朱元璋的思路往这个方向引,他隐约发现关于科举的改革似乎还不够完全? 不过一时半会,老朱也查不到这具体还有什么漏洞? 因为许夫人打断张异,他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延展下去,但朱元璋隐约觉得,这个问题,或者隐患,比算学入科举本身更为重要。 “皇上,那个叫张异的孩子,有神异!皇上您可以见见……” 这是许存仁第三次给皇帝推荐张异,但朱元璋的态度依然是不为所动。 见张异,那是不可能见的。 不过老朱成功被张异所提的问题吸引住了,他不动神色转移话题,道: “既然你觉得你走的路没错,那就坚持走下去,许存仁!” “陛下,臣在!” “从即日起恢复你国子学祭酒的身份,还有,现在的国子学太小了,回头朕给伱寻个地方,将国子学搬走!明天你就回国子学去,不许装病! 至于朝堂中的风雨,朕给你挡着,朕就不信了……” 朱元璋说出这句话,眼中的杀气已经弥漫。 朝中这股风气很不好,他是该杀几个人来警戒一下朝中那些大臣。 上次他们孤立龙虎山, 又孤立孔讷, 再来是许存仁,下次不知道还有谁? 他们可以不满,但这种动不动孤立别人的动作,其实也是一种利用权力打压异己的表现, 此风不可长,该打杀几个人祭刀了! 他心中默默下了这个决定,只等有冤大头撞到枪口上来! “多谢陛下!” 许存仁得了皇帝支持,心中颇有几分安慰。 “既然算学入科举,那国子学的算学课程也要加上去,只是如今精通算学的人才,全国未必有几个,臣恳请陛下给臣增加一些名额!” 许存仁从国子府学开始,一路做到国子学祭酒,他为大明的教训事业,也算是尽心尽力了一辈子! 既然朱元璋信任他,让他大干一场。 他也开口向朱元璋要钱要忍人: “其实国子学还好,如果陛下真决定算学入科举,对于其他州府的学子来说,才是真正的大事! 四书五经,尚有书可学,可是算学这种事,我们如何去找学习的书籍? 臣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特意托人去寻找古书,宋时流传下来的算学经典臣也搜集不少,这些东西确实是前人呕心沥血之作,可是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不成体系,无从下手!” 朱元璋闻言,若有所思。 算学的天才一直有,尤其两宋,天才辈出, 这些人的著作大部分也流传了下来,可他们的著作是好东西,却不一定方便学习。 因为朝廷的不重视,算学一直都算是一门小众的学科,也许这个皇帝重视,那个皇帝又荒废了。 想要将算学引入科举,这些书籍丢给民间的读书人肯定不行, 最好的办法,就是编撰一本统一的教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