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迁都,往哪迁?-《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其实在当时,南北人心涌动,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

    如果皇帝迁都,将国都安置北方,本身就有很强的安抚人心的作用!

    只可惜太子一死,陛下也无心迁都,这一历史进程也算是彻底被打断了……”

    驱逐鞑虏,弥合南北

    是张异给朱元璋做出评价的两大功绩,只是驱逐鞑虏朱元璋做到了,弥合南北这件事,他确实也努力去做。

    只是这件事做的其实并不算好,朱元璋本身意识到过这个问题,也试图解决。

    可朱标一死,老朱的注意力马上转到其他上边,再无心顾及这个问题。

    一直等到他死去那年,南北榜爆发,朱元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惜那时候,他已经时日无多,只能坐视问题爆发,却无奈去世。

    这只是朱标死后引发的两个后果,就不用提后边的靖难,老朱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杀功臣、西南的开发也不会停下来……

    所以说,太子之死,影响深远!

    平静的听着自己的时期,还有死后对大明的影响,

    朱标在悲伤之余,也陷入一种特殊的情感之中。

    他从张异娓娓道来的话语中,读出朱元璋对自己死去的绝望。

    父皇一生,真的已经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他也做好了一定要当一个好皇帝的准备,却未曾想,老天爷会给他开了这么一个玩笑。

    正应了张异那句话,意难平!

    老天爷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给了他们父子各自一刀。

    而如今。

    朱标看着眼前的那个玻璃瓶,心头的火焰燃起。

    既然天数已变,自己就绝不会让这些遗憾再次发生,而且,他会以比原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报答父皇对自己的信任!

    这大明,不该只局限于天下。

    朱标至此,彻底放下对自己死亡的恐惧。

    他冷静下来后问的第一件事就是:

    “那你觉得,开封和长安谁更适合成为首都?”

    张异想了想,摇摇头说:

    “都不适合……”

    “长安从唐朝以后,其实已经榨干了所有的潜力,沧海桑田,附近的土地也不适合农耕!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不能承载太多的人口,难道皇帝还要从江南运粮,就是真的如此,那要通过什么方法去运,成本几何?”

    张异这些问题朱标都回答不上,

    张异继续说:

    “另外一个开封城,也有跟西安一样的问题,就是经济不行!

    其实从宋灭之后,天下经济早就转移南方,就算定都开封,同样需要南方的钱粮,只是相对西安,开封府相对好一些,但开封也有开封的问题……

    无险可守……黄兄伱想想当年宋是怎么完蛋的……”

    朱标问: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觉得哪里可以!”

    “未来的元大都不错!”

    张异笑嘻嘻,见朱标一脸不服气,他补充道:

    “我说的是天下大定,蒙古人的王庭破了之后的大都,可不是现在呀……”

    朱标回:“如果你说大都,我觉得还不如金陵城好!”

    “金陵城自然有金陵城的好,这里富庶,也能据长江,只是国都设在此处,陛下就别想收拢北方的人心了,就算陛下在意这个,迁都北方也是势在必行!

    江南的偏安一隅,是守不住这大好河山的!”

    闻言,朱标若有所思,朱元璋其实也跟他说过类似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