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我来之前,还有几分怀疑是不是你提议的,看来不是……”

    他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许存仁,他突然有些心虚。

    算学入科举一事,已经让老许感受到了许多压力,别人巴结他得有,可是仇视他的人更多。

    南北榜这件事他可不能再往身上揽了,这玩意要命呀!

    “算了,不提了,咱们还是聊正事,关于算学的教材,我十天之内给你编出来,到时候我会交给你,跟你徒儿的教材一起交上去,看看皇帝选择谁的……”

    刘伯温话锋一转,还是转到算学教材之上。

    提起张异,他又没了好语气。

    许存仁讪笑:“刘兄何必跟孩子置气,他就是随口说说,让张异编写教材他拍马也比不过你!”

    “此事许兄就不用说了,既然那孩子如此狂妄,老夫也想看看他的本事。他若是一般的孩子,我也就算了,不过既然是龙虎山的人,总不能让他看低我们!”

    许存仁闻言,就不再劝了。

    他自己就是读书人,自然明白刘伯温心中那种门户之见。

    别看他们这些人平时平易近人,跟僧人,道士之流也有交往,可是如果涉及到某些核心的东西,大部分读书人还是从心底看不起僧道的。

    张异换个身份,刘伯温大概会很待见他。

    可他和他背后的龙虎山,从朱元璋利用来打压孔家开始,到种痘法、到插手科举……

    在这位老友眼中看来,都是大逆不道之事!

    许存仁对张异另眼相看的初衷,何尝不是想要将张异拉回“正途”,脱去他身上的道袍,成为一个读书人?

    “罢了,左右那孩子输了也不丢人,随他!”

    心中暗道一句,许存仁口中道:

    “那就谢过刘兄了!”

    “许兄客气,此事本就是我辈义不容辞之事!”

    刘伯温交代完这些,转身离开。

    许存仁亲自送他走,回到书房,却见张异咬着笔,不知道思考什么?

    他进入书房,唉声叹气,神不守舍。

    张异好奇打量他:

    “先生,你又怎么了?

    那老刘欺负你了,要不要学生帮你报仇?”

    许存仁瞪了他一眼,却没什么兴致跟他插科打诨。

    他说:

    “刘伯温告诉我一件事,比算学入科举的事还要大,这件事可能跟你老师还有一些关系……”

    “什么事?”

    张异心不在焉,只是在纸上涂鸦,可许存仁口中刚说出南北榜三个字,他吓得笔都丢了。

    “什么玩意?”

    “陛下今天临时下了一个决定,在科举改革中,施行南北分榜,以后科举,南方人一个榜单,北方人一个榜单!”

    “我去!”

    张异这次是彻底失态了,南北榜为什么会提前三十年出现在大明的国土上?

    他脑海中马上想起他和朱标说的内容,难道……

    张异心中思虑万千。

    “不对,先生,你说这件事和你有关?”

    张异此时才明白许存仁唉声叹气的原因,许存仁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

    “严格来说,和你也有关?”

    “怎么又扯到我身上了?”

    “还记得那天咱们讨论【公平】吗,这些事我跟陛下说过,今日刘伯温跟我说的时候,说他猜测陛下背后有高人……

    我初时还不觉得,因为我们这些跟着陛下的老人是知道的,陛下这个人根本就没机会接触别人,

    更不要说让他轻易相信一个高人了!

    刘伯温认为陛下背后有人,我却想起关于南北榜背后的【公平】之论,

    所以我有八成把握,所谓的南北榜是陛下根据我那天的话,自己悟出来的……”

    许存仁将那天的话说给张异听,张异冷汗涔涔。

    吓死老子了!

    他还以为南北榜这件事,是从朱标那里泄露出去的!

    屁股决定脑袋,不一样的公平。

    这些事都是他跟许存仁论道过的理论。

    许存仁告诉皇帝,皇帝从中悟出道理,然后想出南北榜?

    虽然感觉有些古怪,但也不是不可能?

    张异对张正常的信任,让他还是本能相信了许存仁的解释。

    许存仁将刘伯温说过的话,都说给张异听。

    张异听完,大拍桌子:

    “我就说刘伯温怎么好好来找老师,原来是被皇帝训斥过了呀,说得好,这家伙就该被教训……”

    刘伯温的历史评价是很高的,张异对他也很尊重。

    但既然在现实中成仇人了,他也不介意黑他一把。

    他的事只是小事,让张异更加激动的,是洪武皇帝对南北榜的运用。

    历史中的南北榜,只不过是朱元璋发现他在南北弥合这件事上做错了,导致积重难返而不得不选择的亡羊补牢的方法,

    可同样的南北榜,转移到洪武元年,却是神来之笔。

    尤其是朱元璋定下的迁徙北方就能获得户籍的策略,太特么牛了。

    这是历史里边的南北榜里没有的,也是让张异打消疑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不就是高考移民吗?

    还是由皇帝亲自主导的高考移民。

    有这条政策在,张异知道南方的地主大儒们想要同心反抗皇帝的联盟注定要破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