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异笑了,有些不屑一顾。 “也许就是因为儒家的风气,都是这么好大喜功,不接地气,陛下才会接受我算学入科举之事! 别人这么想也就算了,您老可是刘伯温,也有这种想法? 道理就是道理放在那里千百年也不会变,一个个研究能研究出什么新东西? 您看不起的小术,在我看来恰恰是承载传承的关键,我就不抬杠说什么纸张,笔墨之类的东西了。 儒家也好,道家也罢,本质上都是希望更好的传承下去! 传承需要教化,教化一个人,需要成本! 别的小子不说,就桌子上这些小东西如果推广开来,可让知识的传承的成本容易几倍,甚至十倍百倍! 这不比那些整天忙着故弄玄虚却看不上这些小玩意的老东西们强? 所谓小术,质变之下,便是大道! 所谓大道,若不落在实处,便是空谈! 这就是贫道我领悟的道理!” 在这个重道轻术的时代,像张异这种赤裸裸将术提高到和道平起并坐的地步的言论,其实已经算得上叛经离道。 张异对黄和父子说过,却少有对外人说出如此的理论。 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这套道理肯定不受欢迎! “你认为道是什么,术又是什么?” “道是思想的话,术是工具、道是因的话,术是果!如果以道为真理,术便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以果推因,如果一门学说不能再推动世界的改变,而只是一味崇古的话,只能证明它已经逐渐被世界抛弃……” 刘伯温脸色大变,张异言语中的暗示,已经不能用叛经离道来形容。 他在暗示什么? 刘伯温觉得许存仁和皇帝错得很离谱,他们居然想要这个孩子入朝堂? 这孩子的浑身带着反骨,若是他真有一天掌握权力,这世界不给他掀翻了去? 不过好在,他是道士,似乎也无心功名。 刘伯温暗自擦了一把冷汗,亏他还想让皇帝见见张异,这家伙还是不要靠近圣上为好。 老朱也是个叛经离道的人,伺候了皇帝这么多年的刘伯温如何不知? 他对儒家的尊崇,对士子的善待,都只是出于统治需要。 那位君王心中,其实对儒家这套压根就看不上! 这两个人要是凑一块,那后果刘伯温根本不敢想。 不过,张异的这套理论,从某种程度上也不能说没错。 所谓术,就是工具! 就如人持刀,刀是工具,可人若无刀,便无力面对世界的艰险。 在科举改革之前,儒家人无限拔高了人的作用性,却忽略了工具对世界的改变。 “如果说知是大道,行是小术,知而行之,就是以前我们走过的路。 可是如果只知而不行,便如空中楼阁,流于空谈! 也难怪你跟许存仁那老家伙说知行合一…… 也难怪你给皇帝提议的科举改革,是将算学并入科举! 陛下这是觉得如今儒家的风气,太过不接地气!” 虽然刘伯温没有全猜对,但张异也默认了他的说法。 朱元璋的心理其实很矛盾,他一方面想找听话的人,一方面又希望听话的人能力还高。 但如果难以两全其美,能力终究还是占据上风。 所以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他推动了八股文的诞生,却在科举之后又不满意科举的结果,愣是停了十年科举。 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老朱在当皇帝的过程中,徘徊在新手村出不去的原因。 一直到胡惟庸案的爆发,皇帝才真正走出新手村,算得上一个成熟的帝王。 但以老朱的出身和性子,除去他多疑的心病,他对于务实这件事肯定比其他皇帝要重视,算学入科举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大概也就他能推行改革。 关于洪武皇帝的心态,张异没必要对刘伯温说。 老刘以为自己猜对了,又衍生出一个话题: “可如果你想将科举落在实处,知行合一! 我认为算学入科举都不够彻底,既然要务实,考核的标准也要务实起来! 譬如,可以出一道题目,设置一个难题,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去解决……” 听着刘伯温侃侃而谈,张异也佩服眼前这老头。 不愧是未来民间被评为智慧最高的,传说最多的那批人之一的刘伯温。 他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还有对规则的洞见,绝不是他这个普通人能比。 他比刘伯温多的,还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他人所不具备的数百年的历史知识。 刘伯温说的,不就是未来的公考中的申论吗? 这确实也是考验考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之一,虽然只要考试,就免不了套路…… 可这样的套路,也好过整天之乎者也。 当然张异也知道,刘伯温只是就事论事,以他的立场不太可能同意这种改革。 但跟老刘聊天,张异确实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其实张异也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但他自己也否决了他的想法。 只听刘伯温说完,张异笑着摇头。 “这方法不好?” 老刘一看张异的表情,就猜到这小子肯定没好话。 他有些不服气,就算他这个法子也是随口说的,可他相信应该比张异那个算学入科举要实用。 “因为不公平!” 张异道:“刘大人这个想法,起码超越了时代数百年,如果您生活在一个信息流通便捷,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方法倒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考核的手段, 可是咱们这是大明! 九成百姓,一辈子不曾离家十里。 如今天下有多少人都不知道皇帝是谁? 这这个知识垄断在少数人的世道,去考核一个人的执政能力,应对能力,是对穷人的不公平! 经验也是能力的一部分,勋贵,书香世家的在这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 按照刘大人的思路,如果考对事情的应变,这些人有优势,可如果考种田等下里巴人的东西,又是穷人有优势! 所以说来说去,出题的方向,却可以决定阶层的录取率,所以不公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