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是朱棣,不但派人去找,特娘的还派自己大哥,也就是未来成为下一代天师的张宇初去找。 这可把张宇初气坏了,你让我一个正一道的领袖去找全真道的真人? 要不是因为他被建文帝撸了,是朱棣捞他一把,估计老哥也未必肯去。 当然,找张三丰这件事,张宇初也是消极怠工,浪了一阵子之后直接告诉朱棣没找到。 朱棣退而求其次,只能大修武当山。 只可惜终其一生,也没有人见过张三丰。 “张三丰!” 离青陌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回到正题: “太极拳全是拳绣腿,不过您的太极桩却有点东西,这隐约是内丹功夫简化后的养生之道,只可惜您不懂武功,若是我在梦中,大概能跟老神仙学到真传! 这太极桩改一下,可以用来熬练筋骨!” 离青陌让张异站好太极桩,在他身体上做了几处调整。 只是肢体上的微调,张异看似外形不变,但登时觉得太极桩的难度难上十倍。 他以前能站半个时辰的太极桩,此时却连五分钟都站不下去。 张异不惊反喜,他知道离青陌这几处改动,大概就是太极桩的“真传”了。 古人喜欢藏一手的毛病,导致了武术的传承一代不如一代,一般被藏起来的东西,并不是说某种技术,而是某个细节。 细节一改,面目全非。 哪怕你看着师父去练,他不说心法,你压根看不出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心法,不落文字。 这种藏头藏尾的东西,在丹书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就如张家的丹法,也有经书传世,可是让邓仲修去看书学习,保证学不到什么东西。 心法是口传的,尤其是火候的功夫。 不过这些所谓的“心法”在行家眼里,是能破译的。 张正常那点炼丹术,对于掌握化学知识的张异来说,轻松破解不难。 他张异的太极桩,在离青陌这种行家眼里,也不是什么秘密。 学会真正的太极桩,他张异至少多了一个锻炼身体,打熬气力的手段。 可让他真正欢喜的是有了真传的太极桩,大概养生效果肯定也是翻倍的。 能打多少人那是次要的,活得久才是王道。 “这内家拳真神奇,只是无缘一见!” 老陌话音刚落,张异回答: “陌叔,其实我在梦中还去过那老神仙的藏经阁,他有太极拳的拳谱,你要不要看看?” “真的?” 离青陌闻言大喜,如果张异真有所谓的拳谱,对于他这种武人来说,肯定有不小的裨益。 张异点点头,太极桩先不练了, 他转身去了自己的房间,根据记忆,开始努力回忆拳谱。 这些冷门的东西,要不是前世他刚好有一阵子对武术感兴趣,还真不曾看过! 可他有阵子刚好受过公园老大爷的忽悠,对武术有极大的热情! 关于太极拳的拳谱有许多,张异只找了一些他记得的,太极十三师,陈家沟…… 等他把这些拳谱默写下来,交给离青陌的时候,他比自己还要激动! “我就说这些东西,肯定不止真人您学的拳绣腿!您如果给我一些时间,我可以将真正的太极拳法,还有枪法都给您研究出来……” 所谓的拳谱,不过是一些纲领性的东西, 传统拳法有演法,练法,打法之说,各有不同。 不是行家,根本看不懂其中的门道。 张异才发现,黄叔叔叫来的离青陌,简直就是个宝藏。 拳法本来就是因为元明清禁武,不得不从刀兵之术中简化出来的技术。 而拳法发展起来之后,又因为只在民间流传, 为了讨生活,许多人在传播的时候,肯定要留一手免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传着传着,很多东西就没有了。 反而是某些少数民族学了去,在族内流传,反而还流传得久一些。 可后来依然免不了门户之见,最后大家一起变成拳绣腿。 离青陌是军伍出身之人,没有江湖人那套恶心人的习惯。等他还原了太极拳,大概自己就能学到真功夫了。 “回头把太极拳传回龙虎山,后世大概就没武当山什么事了! 嗯……张三丰不会打我吧?” 张异脑子里胡思乱想,他觉得应该不会的。 就算那位老真人真是神仙,大概率也已经死了。 朱棣虽然大修武当山,也不见他真正出现过,所以…… 嗯,以后龙虎山就是武术世家了! 老陌捧着张异的拳谱开始研究,已经不理张异了。 邓仲修在认真习武,张异想起另外一件事,马上换了一身衣服出门。 他在附近找了一个车夫,请他帮忙赶驴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