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科学即是天道-《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张异想了一下,如果只是给老朱简单的复述概念他大概听不懂。

    他从椅子上跳起来,不多时张异就从角落里找到许多不规则的石头。

    他将石头放在桌子上,在老朱父子的注视下开始叠石头。

    朱家父子见张异竟然将这些石头在没有任何粘合剂的情况下,叠出一座桥?

    “这是什么?

    或者说,叔叔和黄大哥看这像什么?”

    “很像我们常见的拱桥!”

    朱标率先抢答,张异叠出来的桥就是现实中的拱桥,只不过拱桥在现实中很常见,但一个小孩子用石头叠出来,显得比较震撼。

    石头和石头之间没有任何支撑,却可以形成一座桥,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

    “你想学吗,我教你!”

    张异手把手指导朱标,朱标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也学会了。

    他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从成为太子开始,他已经很久没有去玩这种幼稚的小游戏,今日得到满足,他方才露出一些少年天性。

    “学会这东西不难,但我想问问叔叔和黄家哥哥,为什么会这样?”

    张异一个问题,把朱标和朱元璋给问住了,在他们看来,张异给他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但为什么会是这种效果,他们确实不知道。

    “其实,这里边牵扯到一个知识,叫做力学,其实拱桥背后的原理无非是通过一个水平推力把原本由荷载产生的弯矩应力变成压应力或者大部分转化为压应力.拱区别于梁的最大之处就是存在水平推力,如果这个水平推力和支座反力以及作用于其上的荷载的合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刚好通过拱的轴线……”

    张异还找来一张纸笔,给老朱父子画了一个受力图,但二人被张异口中蹦出来的东西说得一脸懵逼。

    张异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能听懂,可是连在一起,他们又什么都听不懂。

    父子二人如坐针毡,好不容易听完张异长长的解释,二人舒了一口气。

    朱标最近也在学算学,可他发现比起张异说的东西,算学都算是好学的。

    张异说完,窃笑:

    “叔叔可发现其中的区别?

    技术主要解决的怎么做,而科学的意义是,为什么能这么做?”

    “十万个为什么?”

    朱元璋马上想起张异以前写过的一本书,有些明白张异说这些话的意思。

    那本书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为什么。

    这些为什么的背后,就是科学?

    “没错,就如一个简单的造桥技术,先人发现了可以这么做,师徒传承,这就是技术!

    因为大部分匠人不识字,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缘故,他们很少会有人去想为什么?

    就算有,因为没有算学之类的工具,很少人会研究这种事。

    而就算是有人研究了,他们的成果也未必会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

    那些掌握着知识的士大夫,却不会将过多的精力浪费在这上边!

    可是如果知识传播的门槛降低了,那些研究造桥的匠人里,迟早会有人想知道为什么?

    建筑学会因为这些为什么逐渐形成,力学的雏形也会因此诞生……

    知道了为什么,匠人们就不仅仅是跟着师父造桥这么简单,他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原理应用在其他方面!”

    张异把那些石头大乱,重新给朱家父子表演了一个“魔法”。

    他将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用尖尖的一头放在桌面上,按照道理肯定是立不起来的。

    但张异在这块石头上又放了一块石头,然后以此类推。

    “不可能……”

    老朱蓦的色变,在张异的手下,那些石头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层层叠叠,给立在老朱面前。

    如果张异不曾提及所谓叫做“力学”的东西,在朱元璋看来,张异所做的一切,和仙法无异。

    朱元璋还是理解不了张异说的原理,可不妨碍他明白张异想表达的思想。

    这孩子心里,一直有他一套道理。

    小术可窥大道。

    他以前理解张异所说的术和道,如今却要小小推翻一下。

    张异心中说的道,不是那种玄幻的说教之道,更不是儒家的道理!

    研究事物的规律,这种叫做科学的东西,才是张异的道。

    士农工商,四民皆有其道!

    “知道了为什么,从很大程度上能改变一件事,那就是只靠经验去传承的弊端。

    就如前线的将军和斥候,他们在战场上可以凭借经验去判断敌军有多远,这种经验的判断,没有几年出生入死是学不到的。

    可是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三角测距法……也能变得大差不差!

    再譬如投石车,打炮,那种抛物线轨迹,如果明白了原理,通过弹道学可以大大降低训练的成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