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孔克坚忍不住发出感慨,不过他说完,觉得不对劲,又说: “也不对,如果你生在孔家,恐怕埋没了你! 孔家呀,现在不需要什么天才……” 张异嘿嘿笑: “小道若是生在孔家,不是孔家埋没小道,而是小道埋了孔家! 老爷子不该失望,而是庆幸才对! 若非如此,我爹干嘛眼巴巴将我送来京城,这就是远隔千里,父慈子孝……” 他说得有趣,孔克坚也跟着笑起来。 “老夫想清楚了,此番跟皇帝进言之后,就跟希学回山东……,孔讷就让他留在应天吧,那位皇帝也会放心一些! 只是这孩子纯朴,容易被骗,你就多帮我看着他一点!” 张异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老爷子放心,我跟讷讷是有过命的交情,绝对不会让他吃亏的!” 见该交代的都交代完,孔克坚也颇为欣慰。 “曲阜虽然好,总归不如京城繁华,这大都陷落的消息还没传开,等消息传开了,百姓自然会奔走相告! 老爷子若是没事,可去这城里走走,去看看这难得的太平盛世!” 说起出街,孔克坚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张异还以为他是害怕面对这种情景,毕竟大明越好,对他的过往而言就越是讽刺。 只是孔克坚却说出了一番让他吃惊的话: “这应天府不安全,你以后在应天行走,也要注意点! 我早就警告过孔讷,平时少出门,你最好也是如此!” “为什么?” 听出孔克坚话中有话,张异低声询问。 孔克坚想了一下,说: “在你给我治疗快好的时候,老夫已经能听懂一些外界的言语! 但也就是这个时候,有人在我耳边说了一句,陛下很想我!” 陛下? 张异一开始以为他说的是朱元璋,旋即明白这不可能。 陛下,是北方那位元顺帝,是孔克坚曾经效忠的人。 孔克坚的表情十分难过,还带着一丝恐惧。 “后来,我在你家道观中,同样遭遇到这些人,他们试图叫醒我,或者说,试探我有没有利用价值…… 我受了惊吓,后边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张异若有所思,末了,他问道: “那这些人是谁?” “无非是心向前朝的某些组织罢了,老夫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只是来的几个人,一看就是军伍出身的人,他们其实想要将老夫带走,但最后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若是那天他们真想动手,你道观里的师兄活不下去!” 孔克坚话音落张异登时毛骨悚然。 如果那天他在道观,恐怕自己已经死了。 张异很庆幸,自己后边的动作并非小题大做,他知道这个时代不太平,可却没有想到,应天府中也藏有许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东西。 但转念一想,其实也很正常。 就如老朱登基之前重用的尚书张昶,人家就摆明车马心向北元,老朱杀他之前都不曾屈服。 元朝毕竟统治了天下八十年之久。 还念着前朝的百姓,甚至某些逃兵之类的人,藏在民间其实不少。 他们之所以没有在史书上蹦跶,是因为北元败得实在太快了, 这天下已经没有这些老鼠冒头的机会。 只是孔克坚,大概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才会让张异的生活泛起一些涟漪。 可这也提醒了张异,这个时代很危险。 他们也许动不得其他人,可迁怒百姓是做得到的。 “那孔老爷子为什么不跟陛下说?” “以陛下的多疑,我跟他说这些事就是节外生枝,反正陛下又不会出宫,这些危险他遇不到! 若我说了,他说不定还怀疑我孔家和前朝有牵连! 老夫为了安全起见,连孔讷和希学都没说,那阵子担心受怕,老夫还真想一走了之!” 孔克坚突然病重,除了感染之外,大概率他自己也没有什么求生意志了。 张异若有所思,这位老爷子能提醒自己,至少代表他对自己多少有些真心感激。 行,这情他认了,大不了以后少坑孔讷。 他的忧心是对的,朱元璋本身就对孔家不信任,如果孔克坚再说这些,皇帝心里始终会有一根刺! 所以孔克坚选择闭嘴,让这件事当做没发生过。 张异点点头,说道: “那就多谢老爷子了!” 二人再聊了一会,张异告辞离去! …… 第二日,早朝。 当着百官的面,孔克坚呈上罪己文书,一时间满朝文武皆惊。 这件事虽然早就从宫里流出消息,可是孔克坚赌上百年孔家的名誉,给孔家过去的行为做了定性。 这依然让人唏嘘。 皇帝对这件事自然是大喜过望,孔家自污,越发显得他夺取天下的正义性。 这件事算得上是大明舆论上的大胜利。 加上大都攻破的消息传回来,整个朝堂之上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息。 皇帝当场封赏孔希学和孔克坚父子,算得上是投桃报李。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孔希学在父亲的授意下,开始进入戏肉部分。 “说!” “臣和父亲这阵子论道,深感孔家子弟多年以来,已经逐渐忘记先祖教诲! 陛下上次的训诫,臣一直铭记于心,祖宗留下来的好法度,不能在我辈这里失去! 而先祖所行,无非教化二字! 可见教化才是我孔家的本分!” 孔希学一番话说下来,百官登时寂静。 教化,也是每个儒家士子的本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