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家丫头虽然早慧,却不等于她早熟。 男女情爱这种事,并不存在于她幼小的心灵。 朱樉,朱棡、朱棣三位哥哥,无论是谁于现在的她来说,都只是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 她和常氏不一样,她并不曾对这些人升起情感,更不用说去接受自己的命运。 她的看法很简单,如果非要跟常家姐姐一样去赌自己的命运的话,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斩断姻缘就好? 她不嫁人,一切都解决了。 如果自己的一生,注定要为一个人结婚生子,然后落下疾病,一命呜呼。 她为什么要选择别人告诉她已经注定的人生? 可是,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嫁入天家呢? 徐家丫头想到这里有些泄气,嫁不嫁人从来不是自己能做主。 就算父亲再疼自己,这件事上他也绝对不会站在自己这边。 拒绝父母的意思,那是不孝。 徐家丫头脑海中虽然有叛经离道的想法,却不曾想过要让父母伤心。 且,就算是父亲站在自己这边,她又如何能扛得住深宫中那位皇帝伯伯的命令? 天子赐婚,拒婚不但会给自己造成不信,同样也会影响到家里人。 除非,能让皇帝陛下一开始就看不上她…… 徐家丫头暂时还没有头绪,徐府里边,管家走出来: “小姐,你怎么在门口站着不进去,要是冻着多不好?” “我娘呢?“ “夫人正在里边唉声叹气呢,您去瞧瞧她, 老奴看她心情不太好!” 徐妙云闻言,赶紧进府,她一路小跑,去寻找谢氏。 “娘,娘……” 谢氏在内院唉声叹气,却听见闺女在喊自己。 她见徐家丫头探出头,责备道: “你说入宫,却这么晚回来,是不是又贪玩跑出去了?” 徐家丫头赶紧说: “娘,常家姐姐有心事,女儿陪着姐姐去了一次清心观!” “清心观,是小真人的清心观?也对,小真人第一次露脸,就是破了常茂的杀人案子! 她有什么事吗?” “倒是没大事,就是些女儿家的心事!” 徐家丫头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她上去,抓住谢氏的手: “娘,听说您心情不好,怎么了? 您要是不开心,女儿给你说故事行不行?” 谢氏闻言,略感欣慰,她摸着徐家丫头的头,说: “娘没事,只是心疼你爹! 这是前线送过来的家书,说你爹的病又犯了?” “现在都秋冬时节了,爹爹怎么还严重了?” 徐家丫头闻言也是一惊,徐达的背疽也算是老毛病了,徐家人大致也知道他犯病的规律。 春夏的时候,他犯病的时候多些,秋冬相对而言会比较好一点。 可是这次犯病,却已经延绵日久,这实在是让人担心。 “前线战事正紧,听闻你爹正攻伐太原,此战对于我大明来说,乃是和蒙古彻底决定国运之战! 大概是因为太过劳累吧,所以他又…… 娘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为老爷祈福了! 就是不知道娘送上去的药,能不能帮到你爹! 不行,明天娘想去寺院给你爹祈福去!” 徐家丫头闻言,安慰谢氏: “娘,爹这封家书回来的时候,那批药物大概还不到爹爹手中! 嗯,爹拿到那些药,会好的!” “希望吧……” 张异虽然救活孔克坚,落得一个小神医的名声。 可毕竟他没有除了孔克坚之外的第二个医治对象,对于他的医术,谢氏也是半信半疑。 徐家丫头的安慰,让谢氏升起一丝希望。 她走到家里的佛堂前,给菩萨上了一炷香。 徐家丫头看着佛堂,浑身剧震。 对于困扰心中的问题,她似乎有了眉目? 而此时,远在应天数百里之外! 山西, 大明的军队缓缓朝着太原前进。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熊熊的火焰。 他们望着太原城的方向,充满希望。 “将军说,打完太原城,我们就能将蒙古人彻底赶出中原了……” “这战,终于要打完了!” “那些蒙古鞑子,早就被咱们杀怕了,大概我大明的天军一到城下,他们就望风而逃!” 士兵们议论着,声音并不低。 但周围的主官却没有阻止他们的喧哗,而是任由大家讨论。 对于大明的前程,每个人都充满信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