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道长怎么知道,我们一定会决战?” 徐达一句话将将张正常给问住了,徐达似乎话里有话? “我对战争的理解和常遇春不同,所以所用的手段也不会一样,遇春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巅峰之战,本人却更希望,多来一些战场之外的机会……” 张正常不理解徐达说的意思,只能带着疑惑离开军营! …… 洪武元年,十一月! 北元名将王保保带领手下十万大军,与明军不期而遇。 这场常遇春期待的巅峰对决,却最终以明军摧枯拉朽的冲锋结束战斗。 张正常目睹这场决定国运的大战,就在星夜之下,常遇春夜袭蒙古大营。 蒙古人的哭声和惨叫声,在夜里回荡。 张正常见证了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的勇猛,而直到战争结束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徐达早就策反了王保保部将豁鼻马。 这场本应该是苦战的战斗,却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徐达那天对他说的话,谜底就此揭开。 见证了常遇春的勇猛,也见证了大明第一人徐达的用兵如神。 张正常将他的见闻,化成一纸家书,落在京城的清心观中。 张异手捧着老张的书信阅读,心头的血仿佛也热起来。 能够见证这段历史,张异忍不住拍掌叫好。 “真可惜,不能亲眼见证! 我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估计我大明已经拿下太原了!” 张异放下手中的书信,对给他送信的朱标和朱元璋说道。 老朱本来在饶有兴趣的打量张异,闻言打趣: “你这小子平时看你似乎看破红尘,却难得有如此激动的时候!” “如何能不激动,太原定,这天下才真正定下来! 虽然未来边患还是会长时间存在,但这一战正式代表我汉人终于将蒙古留在中原最后一颗钉子拔除! 此战之后,北方才能真正恢复生产,大明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节奏! 若太原拿不下,中原就始终定不下来!” 老朱点头,张异说得没错。 太原一战之后,许多东西他就可以慢慢推进了。 包括他本人很想去的北平,也可以去看一看。 老朱年前本来想过去一次,可是他刚提出要求,百官的奏疏差点将他淹没了。 君王不涉险,朱元璋的远行计划,被硬生生打断。 嗯,北方已经入冬,明天开春再去吧? 老朱心里默默做下这个决定,对于张异,他越看越是喜爱。 这小子身上的利用价值先放在一边, 至少他身上洋溢的发自内心的喜悦,是老朱最为欣赏的。 张异可能并不把大明放在心上,但对于华夏的利益,他真心拥戴。 既然大明代表着华夏,四舍五入,大概也等于他对自己拥戴了。 “叔叔,你这次带来的东西可不少呀!” 张异放下张正常的家书,注意力已经转到朱元璋带来的物资上! 堆积如山,这是张异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的感慨。 老朱就如父亲一般,生怕孩子在京城委屈着,将能想到的东西都带来了。 过冬的木炭、各种年货,而且竟然还有些烟火。 过年做新衣服的布料也有,这些可以给孟瑶和孟家嫂子做件衣服。 张异郑重其事,给老朱行了个礼。 老朱与他,都被一种情绪温暖着。 “行了,这次给你送来物资,我们就要离开了!” 年关将近,身为一个皇帝,朱元璋不可能再和平时一样,能随意出入皇宫。 各种礼节的束缚,加上即将忙碌起来的国事,都拖着他。 既然如此,他干脆给张异来一场“道别”,再赐予他一些东西。 张异点头。 除了他这个孤家寡人,大家都是要回家过年的! 当然,在京城值守的官员大概也没有这个福分,自己到时候可以去许先生家蹭顿饭。 “满意吗?如果不够,我再让人给你送一批过来!” 朱元璋走到张异身边,一起看着这些礼品。 “太够了,果然是自家人亲! 您可比皇帝大方多了!” 张异夸黄和还不忘黑了朱元璋一把,老朱登时哭笑不得。 他到底是该生气呢,还是生气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