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出事了……” 洪武二年,春。 老朱从年十五维持的喜悦心情,伴随着一则消息传入宫中,烟消云散。 “皇上,我们派去日本的使臣,被杀了!” 御书房。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登时脸色大变。 他手中批阅奏疏的笔,被他用力捏断。 “你说什么? 再给朕说一遍!” 从中书省回来的太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奴才也是从中书省的大人们那里知道的,如今左右二相,各位大臣都已经准备入宫,觐见皇上! 奴才先来一步,给陛下报告!” “让李善长他们赶紧过来!还有,把刘基也给朕叫来……” 御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一般。 就连太子朱标,一时间也不敢劝说皇帝。 朱元璋等太监出去,暴怒。 他手上折断的笔,登时被他丢在地上。 朱标默然,眼中同样充满杀气。 作为明朝的太子,帝国未来的储君,他同样被这个消息点燃怒火。 “这日本,朕还没去找他麻烦,它竟然敢杀朕的使臣!” 朱元璋站起来,在御书房来回踱步。 朱标劝说: “父皇,您稍安勿躁!” “你让朕怎么稍安勿躁?笑话,天大的笑话! 我华夏自古,都是那边远小国的宗主国,那些舔着前朝的蛮夷,也敢杀我大明使臣?” 朱元璋颇有种恼羞成怒的意思。 老朱对日本的印象本来还不错,这个国家自唐朝以来,都是华夏王朝的藩属国,最忠臣那种。 且元朝灭宋之后,这个国家也和元朝的关系恶劣。 加上老朱御书房那张世界地图里,这个国家拥有老朱最缺的白银资源。 所以在今年天下平定之后,皇帝马上派出使臣,出使日本, 他想要让这个国家的国王重新给朝廷纳贡。 如果运作得好,朱元璋还想跟日本国王谈谈开采白银的问题。 可是,现实给了他一记重击。 两国交战,尚且不杀来使,更何况是正常的使臣往来。 李善长、杨宪等中书省和六部官员,陆续赶来皇宫。 刘伯温接到宫里的消息,也提前来了宫里,但有个人不请自来,却是出了其他人预料,来人是章溢,御史台另外一个御史中丞。 朱元璋看了章溢一眼,却没有多说。 他直接开门见山: “关于日本杀我国使臣之事,尔等可知?” 在场诸位大员点头,这消息本来就是过中书省,才传到皇帝这边来。 李善长和杨宪自然知道。 而御史台的两位御史中丞,在路上也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陛下,臣等知晓,这日本国人猖狂,确实缺乏教训!‘ 他们的国王管教无方,倭寇侵扰我国海岸! 如今国王杀我国使臣,由此可见这上梁不正下梁歪! 臣建议,要给日本国王一个教训!” 杨宪能感觉到朱元璋心中的愤怒,率先开口顺着老朱的话。 他这个提议,正中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想法。 去年张异跟他提起海禁的时候,老朱接受张异的说法,北方战线的压力太大。 哪怕去年山西大捷,蒙古人的威胁依然存在。 但他估摸了一下,如果从南边抽调军队,也许可以给那些小日本一点教训。 “很好,让朱亮祖回来……” 朱元璋话音刚落,刘伯温却站出来: “陛下,不可……” 刘伯温在老朱下决定之前,站出来反对。 杨宪看刘基,满脸不爽。 “刘基,你有什么话说?” 朱元璋正是怒意上头之时,刘伯温打断了他发泄的想法,满脸写着不高兴。 刘基低下头说: “臣觉得,去伐日本,并不是上上之策!” “难道,你要让朕忍下来?” 朱元璋的怒火,已经盘旋在刘基的头上,只要是他应对不好,恐怕就要发泄出来。 刘基神色不变,说: “如果陛下只是想出气,想做个像隋炀帝一般的君主,臣自然不会劝说陛下,只让陛下快意恩仇! 但陛下说在臣心中,是位知进退,懂得隐忍的英雄,臣才有这番话! 这日本杀我国使臣,确实大逆不道,可这也是事出有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