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去年杨宪挑起孔府事件,老夫作为御史中丞,跟清心观那小道士有过一段交往!

    我老母亲之死,他有预言!

    当时老夫只是不信,尤其是他说我也有一劫,恐怕会随着我母亲离去!

    后来,因为张异救了孔老夫子,老夫还曾经请教过他,为什么会告诉老夫这些!

    他说,是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如果我心有准备,大概可以逃过一劫!

    老夫不明白这话的意思,现在却是理解了!

    今年母亲生病,老夫想起那道士的话,就感觉我老母亲恐怕过不了这关!

    所以老夫去找陛下请辞,就是想见老人家最后一面!

    奈何世事无常,这事终归耽搁了!

    可我听到存厚说出噩耗的时候,老夫虽然悲痛,但也有了心理准备!

    也许就是因为如此,老夫这悲伤之情,目前尚可控制……”

    章溢一番话,说的众人面面相觑。

    人最怕的就是一个猝不及防,如果章溢没有做好他母亲死去的心理准备,很有可能真的会抗不过去。

    刘基若有所思,他此时才明白,张异那小子的苦心。

    刘基,许存仁,是知道张异的本事,

    可宋濂跟张异的交集不多,他倒是知道,算学入科举就是这个小道士给推动的……

    其他的东西,也是道听途说。

    众人听章溢自述,终是放心下来。

    “说起来,那小子对老夫,也算有救命之恩,回头我要去清心观,亲自感谢!

    只是如今还不是时候,老夫当务之急,是要向陛下请辞!”

    章溢旧事重提,其他几人都沉默了。

    朱元璋的性子古怪,他会不会答应章溢,其他人都说不好。

    毕竟今天章溢的请辞刚被皇帝驳斥了,而许存仁也因此遭过罪。

    不过看老友眼神坚定,其他人也不好劝说他,百善孝为先,儒家以孝立身。

    朱元璋就是不想,章溢也会继续坚持。

    “算了,不提这件事!”

    章溢也明白这件事的难度,他主动转移话题,问宋濂:

    “宋先生领了修元史的工作,也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宋濂叹了一口气,说:

    “皇上能把这份重任交给我,是我的荣幸!

    老夫也想好好把这件事做完,只是……

    圣上心急,给我的半年时间不太够!

    我就怕因为能力不够,没把这件事给办好!”

    在场的人都是老狐狸,宋濂虽然说得委婉,可他们也听出对方的意思。

    皇帝太心急了,宋濂怕时间不够。

    修元史这种大工程,是急不来的。

    虽然说不至于要修个十年八年,但两年三年算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

    如果太赶,注定会修不好。

    宋濂显然对这件事很介意,身为读书人,他们理解宋濂的失落,却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宋兄,这事可以慢慢想办法,如果一年不够,还是可以跟陛下说说情……

    或者,请太子殿下美言几句!”

    宋濂闻言苦笑,皇帝是什么性子,他们还不知道?

    这件事提起来也是徒惹人烦,他摆摆手:

    “这件事也不说了,对了,章兄,你要去清心观的时候叫上我!”

    章溢闻言不解,这宋濂平时挺讨厌龙虎山那些道士的,今日怎么主动去清心观?

    “心烦,既然张兄说那小道士神异,我也去看看!”

    “倒是忘了,宋兄喜欢结交那些世外高人,你跟慧昙大师也有交集!

    行,如果老夫成行,会约上宋兄!

    不行的话,你让老刘和老许带你都行,他们跟那小子的关系,可比老夫好多了!”

    “老爷!”

    几个人正聊得兴起,仆人来报:

    “外边有个姓朱的客人求见,说是你大人的老友!”

    朱?

    几个人一时间也没往皇帝身上想,只叫人将人带进来!

    等朱元璋一身便服,龙行虎步,身后还跟着朱标从外边进来。

    大厅里的几个老家伙吓傻了,什么故人,

    那就是皇帝陛下呀!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几个人扑通一声,全部跪下去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