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道门中兴,压倒性的胜利-《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另外一件事?

    邓仲修紧张地听着,黄老爷,不对,是皇帝老爷还有事?

    “朕决定以朝廷的名义,举办一个药王太上的祭祀法会,这《太上》《微言录》和《药王经》,各自刊印十万本!

    广发天下,军民共读!”

    朱元璋的第二个诏命事情实在太大,邓仲修被惊得目瞪口呆。

    皇帝老爷要为药王太上举办法会?

    这对于道门来说,那可是比修元史本身更加全面的支持。

    就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对龙虎山和僧道的打压,但凡他不是脑子抽了,都做不出这种决定。

    可老朱偏偏就做了,而且做得很彻底。

    邓仲修一时半伙没办法回答朱元璋的问题,只是楞在原地。

    “怎么,你龙虎山接不下这事?”

    “接,接,接……”

    邓仲修跳起来,这种事不接就是傻子了,他脸上都快笑开,朱元璋看着好笑。

    小邓有许多特质,看来并没有随着朝天宫多了一个主人而失去。

    “皇上老爷,不对,陛下……

    小道这就去信师父,让他赶紧来京城!”

    “怎么,还没断奶?”

    朱元璋今天牙尖嘴利的,说的邓仲修尴尬不已。

    “朝天宫主持,也该独当一面!

    这法会,就你来主持!”

    “是,陛下!”

    “对来,朕会让工部的加速朝天宫的扩建,你也看着点!

    未来朕在那,估计会有不少事情!”

    他说完,将邓仲修放出宫去。

    邓仲修带着迷茫,匆忙而来,匆忙而去。

    等他走后,朱标珊珊迟来,此时的朱元璋手里,早就有一本书卷。

    《药王经》虽然还没有正式刊印,但皇帝想要一本,宫外的人早就送过来。

    毕竟,朝天宫不是清心观,皇帝想要安排一些人,那是轻而易举。

    “此书,确实不错,标儿,你过来看看!”

    朱元璋将朱标喊过来。

    张异这阵子的行动,父子二人其实也从检校那里知道,只不过没有邓仲修说得详细。

    、

    朱标拿起《药王经》,莞尔一笑;

    “这就是张家弟弟做的那本经书?“

    他翻开一看,一种硬核的感觉扑面而来。

    《药王经》全名《药王太上说济世度人真经》,这与其说是一本经书,不如说是一本求生和治病的医术。

    不过和《微言录》的深奥不同,张异似乎想要将许多东西以教义的形式《科普》出去。

    简而言之,药王经就是微言录的简化版本。

    而药王十训,就是药王经的简化版!

    张异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宗教已经退出了社会主流,一切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从教派本身而言,它是式微的。

    可是因为不再占据主修,在传播的方式上,那种信息碎片化和简化的时代。

    也拥有他独特的传播方式。

    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对于不识字,且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知识的百姓,

    天然契合。

    系统化去学习一门学科当然是学习的主流,可做不到的时候。

    碎片化反而利于知识传播!

    朱标和朱元璋并不明白这种传播方式背后的意义。

    可并不妨碍他们对药王经的认同。

    这份认同,也来自对张异的信任,张异这家伙能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条件,为自己的理想推进。

    “父皇推广药王太上,是为了此书?”

    朱标将书放在桌面上,低声询问。

    朱元璋点头:

    “若是佛道二门都如张异一般改革,朕何须打压宗教?

    僧道二门于君王而言,有好处,也有坏处!

    它们能安抚人心,稳定民心,这是君王需要依赖他们的地方!

    但这些和尚道士里边,出反贼的几率也极大,只要遇着事,稍微蛊惑一下!

    它们也是祸乱之源!

    你老子我上来打压张正常,倒真不是你爹我薄情寡义!

    从天下稳定的角度来说,他们老张家在江西盘踞多年,光是门下弟子看家的护院,都有数百人上千人!

    这种家族,放在哪个皇帝心里不会警戒?

    老子不敲打敲打他,他张正常还真当自己是真的恩人呢!

    别说老子,如果不是他生了个好儿子,朕可不会轻易放过老张家!

    不把他们扒层皮,朕怎么稳定民心!

    张异有句话说得没错,乱世务虚,盛世就该务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