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史书中的情报,杀倭寇-《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叔叔其实不用羡慕,这大概就是我未来一年能用玻璃镜子赚到的大多数了!

    所谓奢侈品,讲究一个物以稀为贵,如果我拼命往外拿出来,大概率以后卖不上价!

    且,出现沈家和吴家争斗这种戏码也不会常见!”

    老朱的眼神阴森,看得张异毛骨悚然。

    这黄叔叔也被自己给惹急了?所谓财帛动人心,虽然老黄不见得真的想抢劫自己,可他不经意露出来的海盗气质还是挺吓人的。

    张异解释:

    “任何行业,最终还是要回归理智!

    拍卖这件事,一开始可以利用客人们没有经历过这件事去玩点邪道,不过等到见多识广了!

    终究还是靠服务取胜!

    至于我这玻璃镜,我最多年底拿出一两面来卖……

    其他的再多,就真要惹人眼红了!

    且这三万两银子,我也不能完全留下,除了必要的税收和拍卖行的佣金!

    如果不点出去,大概率有人要咋呼!

    所以一万两给叔叔,我还要拿出一万两银子来投入龙虎山的办学中…………

    剩下的九千两,才是我自己的费!

    如果算上我要还掉孔家和陈珂的银子,其实也剩不下多少!”

    为了支持老朱出海,张异欠了不少银子,这段时间缺钱的日子,可把他折磨得够呛。

    好不容易赚点钱,当然要把钱先还上。

    无债一身轻之后,自己也不用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陈珂那边,该拖更就拖更……

    “办学?”

    朱元璋不解,为什么办学要投入一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说多不多,说少可是也不少。

    “最近朝天宫在推广简体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事……

    我觉得有必要出个认字教材!

    不过和千字文这类的蒙学教材不同,我想要出的是看图认字……

    这类型的书籍市场上还没有,倒是很适合底层的百姓!

    第一本,目标是认一百个字,我准备用大约五千两银子用来刊印书籍!

    剩下的五千两银子,就当成绩效发给底下苦难的道观,算是鼓励!”

    朱标问:

    “这推广办学,龙虎山还需要给钱?”

    “不给钱也行,但想要马儿跑,就不能不让马儿不吃草,这人性本来就此……

    不过按照常例发下去,我龙虎山可负担不起,这五千两银子,算是奖励。

    贫道将钱投入推广简体字,任谁都说不了贫道,这保护费交了,皇帝也不好为难我吧?”

    张异那该死的求生欲,倒是让朱家父子哭笑不得。

    依法纳税,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还会写标语……

    “张公子大方,就你这赚钱速度……

    确实亏得起!”

    老朱还是眼红玻璃镜的利润,张异笑道:

    “这就是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碾压!

    咱们华夏于之世界是天朝上国,不是因为咱们华夏多懂礼教,本质上就是咱们的生产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高!

    那些洋人为什么跋涉万里来华夏换取瓷器、丝绸回去,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造。

    而小道能赚暴利,大概也是一样的原因!

    小道我在玻璃制造上,生产力碾压了其他人……

    叔叔也别羡慕,您在海上赚的钱,本质上也是用咱们大明先进的生产力掠夺其他人的财富,你还逃税呢……”

    张异三句不离纳税,倒是把老朱搞得无语。

    因为天下百废待兴,农业为重中之重。

    朱元璋这个老农民,从拍卖行中见证了商业税的潜力。

    “这商业税收起来,恐怕是不小的数目!”

    “那是自然,人的需求是一步步升级了,最底层的需求就是吃饱!

    所以要休养生息,重农为根,说白了就是吃饱的问题!

    可是农民身上哪能榨出多少油水?这天下的有钱人从来不是那些广大的百姓!

    商人不事生产,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他们对社会的作用是很小的,可是一旦天下进入盛世了,粮食有了盈余。

    所谓饱暖思淫欲,百姓们自然会有其他的需求!

    所谓需求,无非是吃喝玩乐,更好的商品!

    那时候工商业发展起来,本质上就是生产力自然而然提升的结果。

    而在流通过程中,商人会获取大量的利润,而朝廷也能从这繁华的商品流通中,获取更多的税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