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师说您修行不比他差…… 那小道士才几岁? 您修行的时候,他还不会走路呢? 这家伙装神弄鬼,本来我也不信! 只是他去年算到章溢家母的死讯,一时间名声大噪。 他也说过本相会死于非命,富贵如黄粱一梦……” 那道士闻言,沉默下来。 刘道士再看杨宪,却死活看不出此人有什么死相?” 不过他也明白,所谓预测凶吉,是修行中最难之事? 自古以来,预言到未来的道士不少,可是他们是怎么预言的,身为道士的刘道长心知肚明。 所谓话不说死,未来本来就有许多可能。 就算是道行深厚的人,也不敢说能完全窥见某种必然。 说着模棱两可的话,以不可泄露天机为借口含糊其辞。 所谓的预言,每一次斩钉截铁的预言,都是一场豪赌。 刘道士估摸着,杨宪所言的那位龙虎山小真人大概是被逼急了,所以他当时也做出一场赌博。 事实上,押中章溢母亲的死,就属于他赌赢了。 可一个人连续赌赢两次的几率很低很低。 所以他大概也知道怎么做: “杨大人放心,既然你想求个心安,贫道回头为你主持一场法事,可去你身上怨念!” 他还没说完,身边小道士插嘴: “杨大人尽管放心,我师兄的道行,就算有人想害你,他老人家也能去了对方手段。” “胡闹,有你说话的份?” 刘道士怒斥身边师弟,对方赶紧缩缩脖子,不说话了。 杨宪闻弦歌知雅意,他回: “刘道长,这次本相让你来京城,倒不全是有求于您! 陛下登基之后,对道门尤其恩宠! 不说那龙虎山圣眷正隆,连个十几岁的小孩子都能成为朝天宫的主持。 这其他门派的道士,也跟着受益! 本相本想找你师父,但他说你是修道种子,成就会比他高许多,我看道长不凡,不应埋没在乡野,本相想给皇帝推举您成为玄教院的话事人!” 杨宪说完,刘道士的眉毛本能一挑。 玄教院,身为道士的他哪还不知道是什么位置? 皇帝为了管理僧道,开国之初就定下了许多规制。 道门这边,第一剑斩向的就是曾经总理天下道教的龙虎山。 可龙虎山命好,不知怎么的,又获得陛下的恩宠,重新掌握了天下道教的权柄。 但其实朝廷还有一个机构,理论上管着天下道教。 善世院和玄教院,是官府机构。 其中善世院的主持者就是慧昙大师,慧昙也是因为有善世院的身份在身,才被人称为佛门领袖。 但玄教院就比较尴尬了。 老张管理天下道教事,理论上他应该是玄教院的主事人。 但天师府的天师常年在龙虎山,并不能担任这个职位。 空缺的玄教院主事人的身份,目前呼声最高的应该是龙虎山驻京办的邓仲修。 当初邓仲修当了朝天宫的主持,龙虎山一堆人不满,大抵也是盯着这个玄教院的位置也有许多人眼红。 如果能入主玄教院,等于道教的天有二日。 天下总领道教事的权柄,也能分一分。 刘道士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他虽然很想推辞几句,但这个位置怎么说,也值得争一争。 道人出世,却非不争。 不说财侣法地,就是像他这种有济世之心,修行一生,也总想要留下点什么? 传承,教化,这些东西并不是在山沟沟里能完成的。 龙虎山如今的声名显赫,也不是因为忽必烈强抬? 他知道,这是他一辈子都求不到的机缘。绝对不可失去。 尤其是他还年轻,他心有抱负。 杨宪见他的态度,也就明白了。 不管这个道士如何,杨宪也很想将他推举给皇帝。 皇帝如今崇信道教,朝中文武百官都能看出来。 君王所好,众人自然留意。 不过官员中有如宋濂一般忧心,觉得老朱会放大道门权力的儒生。 也有杨宪这种,只希望投君王所好,能求得前程的小人。 如果皇帝崇信道教是不可避免,他推荐刘道士,若是陛下能看得上他,留得下他。 一来,他可以在京城和龙虎山的势力斗上一斗,恶心龙虎山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出口恶气。 二来,若是刘道士能被皇帝信任,自己这个推荐人同样可以得到好处。 杨宪虽然不比李善长和刘基,但也不是十足的傻子。 他明白,北方一系能用的人不多,他自己在朝中的根基也不是很稳。 他最大的依仗,是自己在检校时期和皇帝建立的深厚的信任,但这份信任,似乎随着他当上右相逐渐失去了。 杨宪想要找回这份信任。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