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张天师爷们,有事他真上-《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老张叹了一口气,张异让他主动去找宋濂麻烦,故意起冲突,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不过宫里的责罚不痛不痒,又隐约帮他解围。

    似乎皇帝也认同他的做法。

    既然皇帝是铁了心要削僧道的权柄,他作为道教领袖,自然不开心。

    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听张异的话,给龙虎山留条活路也好!

    “接下来,就只是等了,贫道被皇帝这一禁足,清明都过了!”

    “没错,有十五天,足够这场大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我龙虎山合法置身事外,就看那位刘道长,还要不要冒险……”

    张异呵呵笑,将问题转到刘渊然身上。

    “刘道长想要留下影响力,他就要自己去争才行,总想搭着龙虎山的便车,那可不行……”

    张异落子,然后大声叫:

    “爹,你输了……”

    ……

    “看来,只能贫道入宫求皇上了!”

    张正常与宋濂的冲突,仿佛就是油锅里浇了一瓢冷水。

    应天府内,关于僧道纳税的事,越演越烈。

    不过外边已经快打起来了,皇宫之内,依然风平浪静。

    深宫中的皇帝,仿佛并不曾听到外界的风风雨雨,就连百官上的奏疏,也如石沉大海。

    朱元璋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不说百官的奏疏,检校这种半公开的监察机构,朝廷也是人尽皆知。

    皇帝的暧昧,让文官们的心越发焦虑起来。

    朱元璋不表态,他们不自觉的加大力度。

    龙虎山的道观,因为皇帝的一道勒令闭门思过的圣旨,在这场风波中置身事外。

    可是其他佛道二门的人,却能感受到天空中越发凝滞的空气。

    刘渊然也是这场风波中,承受着压力最大的一个人。

    他是当朝宰相杨宪带过来引荐给皇帝,还被皇帝赐予道观的人。

    其他寺院的高僧名道,已经逐渐感觉到来自官僚阶层的压力。

    最明显的就是,许多人再也无法随意出行。

    僧道们出门的权力,来自于他们认识的达官贵人的权力,当这些人的态度暧昧的时候,就是大家都按照彼此的立场站队之时。

    刘渊然已经感受到这种来自于官和民之间的差异。

    他出行的权力,一来自于杨宪,二来自于那位陛下的特殊对待。

    事已至此,他似乎觉得,只能冒险一行。

    刘渊然虽然不比邓仲修,也不如张正常,但理论上,他是可以求见皇帝的。

    “师兄,你这样很冒险……”

    “可是,终归有人要站出来!”

    刘渊然拿着那份血书,出了道观,他一路走向皇宫,在门口跪下。

    “贫道刘渊然,求见皇上!

    贫道代表天下僧道,求皇帝给我等一个发声的机会!”

    他这一跪,让应天府上下震惊。

    这阵子热热闹闹的事件,虽然吵得震天响,但确实没有一个僧人道士,去闹到皇宫去。

    刘渊然这一跪,仿佛导火索一般。

    一股情绪似乎在所有人心中爆开。

    这一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逼着皇帝摊牌。

    甚至,朝中某些大员们,也期望这场争论能爆开。

    朱元璋把他们晾在一边的感觉,让人实在太难受了。大家都需要一个宣泄口。

    刘渊然从早上,跪到晌午。

    他整个人都快虚脱了,宫里依然没有消息。

    等待的人,心都沉了。

    此时,宫里走出来一位公公,宣布:

    “将血书交上来!”

    皇上回复了,刘渊然激动万分,他试图站起来,却因为腿脚麻木,跌倒在地。

    但他顾不得自己满身狼狈,他爬起来,双手捧着万言书交给太监。

    “好了。你回去吧!”

    太监收了血书,打发刘渊然走。

    这一盆冷水泼下,

    刘渊然傻眼了,其他在暗中观察的人也傻眼了?

    事情都酝酿到这种程度了,皇帝还准备装死?

    朱元璋没有装死,现在的他压根不会理会朝中的纷争,

    清明将近,他在准备他的诱饵,

    等待着猎物来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