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胆大包天,洪武第一案-《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说完,这位地方大员,登时昏迷过去。

    消息传到皇宫,朱元璋勃然大怒。

    这场火,苏州府报上来的理由,是不小心走了火。

    可是,这等理由如何能隐瞒皇帝?

    老朱咬着牙,说:

    “查,给朕查……如果查不出什么来,都给朕领死……”

    皇帝的声音响彻御书房。

    跪在地上的一干中书省大员们,也是冷汗直冒。

    火烧牢房,想掩盖什么?

    其实众人心知肚明,这地方上延续了百年的习俗,也带来盘根错节的关系。

    如今这积压在地下的黑暗马上要爆发,地方上有足够多的人,选择铤而走险。

    “李善长,你怎么看?”

    朱元璋将皮球丢给李善长,李善长道:

    “陛下,此事也不一定是陛下所想,也许真的是走火了!

    臣建议,朝廷马上派钦差下去彻查,等一切水落石出再说?”

    朱元璋的眼中,全是杀意。

    他说:“在彻查之前,先将苏州府一干官员全部拿下,从苏州知府到衙门的小吏,一个不留,都给朕拘到应天来!

    让还在胶州修整的兵马,接管胶州牢房,不容有失!

    苏州府,暂时由附近的军队接管,等朝廷另任命知府下去。

    太仓市舶司关闭,从今日起,苏州,松江等州府百姓,不得下海。

    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如有任由任何异动,以造反处理!”

    皇帝这些命令,等于是将苏州府军管起来了。

    苏州府上下,官员被撸是预料之中,可官府中所有小吏都被关押起来,那就有些玩味了。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县,官和吏的的权责也是分开的。

    朝廷的责罚,落在地方官身上有,但无视规则落在地方的小吏身上,证明身上对于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不信任了……

    众人只觉得阴风阵阵,哪怕在房间中,也冻得哆嗦。

    这同样表明,陛下对苏州府上下,已经极度不信任!

    “杨宪!”

    朱元璋将目光落在杨宪身上,杨宪一激灵。

    “你负责跟进这件事!”

    老朱将这件事交给杨宪,杨宪大喜。

    这可是一次排除异己,攫取权力的好机会呀。

    且他最近隐约被老朱忽视,好不容易有个立功的机会。

    他知道皇帝之所以用自己,一来是他北方的出身,二来是过去在检校的背景,

    三来,也是因为刑部在他影响力之下。

    这要是办得好了,皇帝肯定会好好奖赏自己,说不定……

    “臣,一定不负所托!”

    杨宪兴奋地接下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刑部衙门出动。

    一支由刑部组织的队伍,闯入苏州府。

    苏州百姓,此时才明白那场大火究竟带来多大的祸端。

    苏州府上下,从知府到门口小吏,全部被刑部拿下。

    一时间,风声鹤唳。

    就连地方上的乡绅也没料到,朝廷会对这起纵火案,如此上心。

    苏州府的情况,引起朝堂地震。

    苏州地界上的父母官,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

    那些惯例,被刑部的官员拷打,终于扛不住招了。

    当刑部的官员将奏疏送往南京之时,地方上的士绅这才发现,他们自己也逃不了干系。

    “原来,这是怕引火上身?”

    皇宫之内,皇帝收到杨宪呈送上来的报告,怒不可遏。

    在他大笔一挥之下,苏州登时人人自危。

    皇帝验查有海上贸易的地主商人,无数人在一夜之间,被抄家灭门。

    苏州府的事情,越演越烈。

    很快伴随着案件进展,又扩展到扬州,松江等地。

    等朝中官员回过神来,这才惊觉到,皇帝这次,是要动真格的……

    此时不独苏州,就连浙江,山东等地的商人,也是惊恐不安。

    一时间,朝廷大员的门第,自认为有关系的商人们纷纷求上门来。

    不管是做贼心虚的,还是想求个保险的,一时间都送上大礼。

    只是,这丝毫没有拦得住皇帝的杀心。

    洪武二年五月……

    大明的百官,第一次见证了洪武皇帝的杀性。

    刑部出动,所有为地方富户上奏疏求情的官员,纷纷成为刑部的衙役们调查的对象。

    一时间,连帮他们说话的官员,都不敢吭声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震惊的不仅仅是苏州等地的百姓。

    正在朝天宫中装病,蠢蠢欲动准备复出的老张同志,也被洪武爷的杀性给震慑住了。

    应天的路上,每天都能看到刑部押着官员路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