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宪回答: “陛下,是被龙虎山真人张正常打的,那张正常目无王法,不服管教。 臣虽然不值一提,但好歹也是大明的宰相,此人当众殴打微臣,也是打了大明皇帝您的脸。 臣请皇帝为臣做主,让张正常伏法……” 朱元璋问: “那张正常为什么打你?” 杨宪微微迟疑,道: “臣听闻刑部拿了国子监祭酒许存仁,因为嫌犯涉嫌勾结海盗,臣特意去看看…… 那张正常的孩儿是一起被带回来的。臣出刑部,张正常就在刑部大门口,叫嚣让臣放了他的儿子…… 臣觉得,这朝廷自有法度,刑部办案,也有刑部的规矩! 只是臣好言相劝,却不知如何惹了那道人,他竟然对臣大打出手! 陛下,您要为臣做主呀!” 老朱闻言不置可否,转向百官,询问: “刑部的人何在?“ “陛下!” 刑部尚书出列,跪在地上。 “你说说,你们抓了那小真人,可是觉得他有罪?” 朱元璋这个问题问下来,刑部尚书登时头冒冷汗。 这句话不好回答,他们将张异抓回来,一来是顺手,二来确实也是打算好好炮制张异,顺带为杨宪出气。 如果换成别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明目张胆讨好杨宪,毕竟上次工部的教训在前。 只是最近,借助勾结海盗一案,皇帝已经杀了太多的官员。 这也给了刑部一种他们大权在握,生杀予夺的特权。 如今皇帝问起,刑部尚书只能咬牙道: “回陛下,也不是,不过许存仁涉嫌勾结海盗,这张异我们也是顺路拿回!” “所以你们怀疑,一个八岁小儿,能跟海盗有勾结,还是许存仁让他给海盗出力?” 朱元璋的声音很平静,可刑部尚书却不知如何回答。 好在老朱话锋一转: “但不管如何,就算张正常再心疼儿子,也不该当众殴打朝廷命官,官员是朝廷的脸面,也代表朝廷的威严! 来人呀,朕……” “陛下!” 皇帝还没说话,刘伯温主动出列。 “刘基,你说!” 朱元璋将后边的话吞回去,静静看着刘基。 “陛下,张正常所行确实不对,但微臣有个疑问? 他好歹也是一个历经两朝,修行有成的道人。 若非真惹急了,臣想不出他为什么会行如此下策?” “刘基,你的意思是本相说谎?故意污蔑张正常?” 杨宪率先忍不住,跳起来指责刘基。 刘基神色不变,道: “杨大人,本官并无此意,只是提醒陛下,兼听则明!” 一句兼听则明,老朱欣然颔首: “来人呀,去刑部提张正常,朕要亲自问问他!” 杨宪脸色微白,如果让老张过来对峙,谁知道张正常会说出什么话? 他带着恨意,死死盯着刘伯温。 刘伯温面无表情。 这些日子,杨宪将水泼在浙东派身上,浙东一脉可是死了不少人。 刘伯温是杨宪最想坑害的人,但这老小子滑不溜秋,压根没有机会下手。 谁能想到,一直示弱的刘伯温,却在关键的时候,又要来坏他好事。 不过杨宪心里安慰自己,就算皇帝找老张与他对峙,他也不怕。 …… 此时,刑部大牢。 张异父子二人正在商议。 “爹,您揍了杨宪这事,可大可小……” 新的一天开始,张异父子就不得不考虑到以后的事,大概率,老张打了杨宪,张异被捕的事情,会被皇帝所知。 但皇帝如何处理,张异心里也没底。 也许是雷霆震怒,也许是另有反应。 但张异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朱元璋至少会给张正成一个当面解释的机会。 “伤了朝廷右相,依皇帝的性子,爹您不管如何,肯定会引起皇帝的震怒。 杨宪再怎么不堪,也是朝廷的脸面,且他一路提拔,都和皇帝离不开关系。 说他是皇帝陛下的心腹,也不为过! 所以如何辩解,那就有技巧了……” 张正常本身并不太过担心,却顺着张异的问: “那你觉得贫道该说什么?” “杨宪不是伏在你耳边说了那句话?这就是咱们做文章的地方,不用特意去强调,只要引起皇帝的忌讳就行了…… 您要脱罪,免于责罚,一来要强调父子亲情,这点可以引发皇帝共情,但这还不够。 陛下就算再共情你,他也不可能会轻易放过你,除非…… 杨宪犯了忌讳,您想想,以前我跟您说过,皇帝最忌讳的是什么?” 老张若有所思,此时刑部大牢的门打开,宫里的太监进来宣布: “张正常入宫觐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