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兔死狗烹,杨宪案-《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胡惟庸心头一惊,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

    他这几日忙于家事,却没有去中书省。

    但就算不在朝堂,他也知道最近杨宪最近风头正盛。

    海盗案,官员和地方富户,连带连坐的家眷,一共死了约三千多人……

    杨宪利用这场风波,捞了不少好处。

    光是他安排下去沿海任职的官员,就有七八个。

    这些可都是把控着天下粮仓苏杭一带肥缺的地方官位置。

    所以,杨大人还没风光多久,就……出事了?

    胡惟庸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李相,这件事怎么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外边的人,是太仆寺卿冯用的家,此人本是寂寂无名的北地官员,杨宪一手提拔了他……

    太仆寺管着朝廷的马政,也算是油水丰厚的部门,只是如今北方战事未平,马政朝廷也盯得紧,一般人也不会想到,居然有人敢在这方面动手脚?”

    胡惟庸心神一动:

    “这是浙东派反击了?”

    海盗案主要打击的是沿海的富户,还有为富户提供庇护的官员们。

    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沿海就是浙东派的官员,不少江苏,福建出身的官员,也投靠在李善长门下。

    但胡惟庸此问是有道理的,从利益来说,

    虽然都是南方的富户,大家的立场却不一样。

    沿海一派的核心在海上贸易,这一点淮西所代表的官员吃不上,所以沿海一派的官员,在海盗案中站在浙东派的立场并不奇怪。

    李善长摇摇头:

    “这次不是御史台出手,是检校……”

    检校?

    胡惟庸听到这两个字,登时头皮发麻。

    检校是皇帝亲自设立的情报部门,这点满朝文武皆知。

    这个机构说神秘也神秘,但并不隐秘。

    朱元璋毫不掩饰自己,他在百官府中安置检校监视他们。

    并且,还经常用检校敲打百官,其中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宋濂在家里吃饭,老朱跑去问人家昨天吃什么?

    宋濂回答之后,他说人家没说谎。

    朱元璋对百官的不信任,几乎就是写在脸上的,她们这些高官,许多事情都小心翼翼,就是怕被检校发现。

    可是检校并没有抓人的权利,它最多只是个监视机构。

    所以……

    胡惟庸马上明白李善长来找他的目的,作为百官之首,他也想到了陛下可能的打算。

    “陛下想分给检校更多的权柄?”

    他试探性询问,换来李善长的叹息:

    “没错,从最近陛下的小动作来看,陛下确实打算在御史台之外,另设一个监察机构,这个机构恐怕会分走许多属于咱们的权柄!

    而且看得出来,陛下是想用检校来做许多他不方便做的事……”

    胡惟庸额头上的汗水,瞬间冒出来。

    “你的事情,本相也在关注,本相奉劝你一句,要钱还是要命,你自己想清楚!”

    马车绕了一圈,又再次停在胡府门口。

    胡惟庸站在胡府门口,久久没有进去,李善长的马车早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胡惟庸才回过神来。

    “老爷,我安排好了……”

    “闭嘴,那些人全部给我轰走,你给我记住了,你要是敢收他们一文钱,我就将你打死丢出门去……”

    胡惟庸突然翻脸,盯着那仆人严厉警告。

    仆人吓傻眼了,他不明白老爷为什么会这样?

    “老爷,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咱们就没钱救少爷了……”

    他一句话,正中胡惟庸的心事。

    噗!

    胡惟庸吐了一口血,吓得仆人赶紧扶住他。

    “快来人呀,老爷昏倒了!”

    胡府登时大乱。

    ……

    胡府的事,放在平时的应天府,也许会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趣闻。

    只是放在如今的应天,却没有人去理会他。

    相比起一个中书省参知政事,南京城的官员们,已经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中书省右相,杨宪杨大人,恐怕要遭殃了。

    皇帝命令检校出手,拿了太卜寺卿,理由是贪腐。

    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皇宫门口。

    在官员们上朝的时候,却有一个胖子跪在皇宫门口。

    “陛下,陛下,草民冤枉!

    草民沈秀,要状告当朝宰相杨宪,滥用职权,颠倒黑白,欺压良民,勾结海盗……

    草民身家清白,却因为不肯给杨宪上供,被欺辱打压,被人”

    在上早朝的当口,一个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胖子,却莫名出现。

    皇宫门口,告御状?

    应天府的这一口滚烫的油锅,仿佛滴入一滴水……

    炸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