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装病,胡惟庸怎么面对天下人?” 李善长仿佛看透世情,自然而然道出胡惟庸的秘密。 “老夫劝他不要为了他那个傻儿子拼命,小心把自己都赔进去! 很显然,他听进去了! 可他这几天的行为,其实瞒不过有心人。 如果冒然放手,他的形象要毁,他也过不了家里人那那一关,所以干脆病倒,将责任推卸掉! 这既能堵其他人的嘴,也能帮他逃避现实……” 李善长看透了胡惟庸的心思,李存义却目瞪口呆。 不过在李善长的解释下,他也明白了其中的苦处。 几千两银子不是问题,对于他们这些高官而言,想要几千两银子基本上是手到擒来。 可是,几千两银子也是大问题,在别人都盯着你的情况下,那可能回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局面。 救,会要命! 不救,却会让天下人耻笑,也会让他自己过不去自己的心魔。 胡惟庸能临时想到装病这一招,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不过,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他自己做出来的选择,他也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谴责。 甚至,会更加难受。 李善长吁了一口气,回望胡府。 但就算如此,他觉得这对胡惟庸来说,依然是好事。 失去了儿子这个最大的弱点,他这次的行为表现,在皇帝眼里,却全是优点。 儿子当街杀人,他站出来亲自杖责儿子,表现出来的大义灭亲的姿态,已经获得不少好名声。 事后为了救儿子,道出借钱求人,也体现出一个父亲的情义。 公义,私情都表现完美。 加上最后的悬崖勒马,也表明了胡惟庸本人确实也没贪腐。 就这些条件加起来,胡惟庸的形象就立住了,后边可以想象,他的官运会很顺。 另一个将人设立住的人,就是张异。 …… “今天这道观又没开门…… 小弟弟,跟您打听一下,这道观里的小神仙在不在?” 清心观门口突然涌现出大量的人流,这是出乎张异预料的。 杨宪突然落马,带出一大堆牵连的人,同样,也带火了去年张异为杨宪的预言。 张异去年立下的神仙人设,随着杨宪的入狱变得炽手可热起来,一时间,应天府无数的官员,都纷纷前往朝天宫,想要求见张异。 朝天宫没找到人,这些人又冲向清心观,于是就有了眼前的情况,道观大门紧闭,而想问前程的人,几乎已经将清心观堵得水泄不通。 张异被人拦住,询问里边的小神仙的去处。 他穿着俗服,一脸无辜: “我不知道呀!那位小神仙,大概是云游去了吧……?” 徐家丫头:…… 见张异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用了好大的气力才忍住自己要笑出来的声音。 张异在人流中,拉着徐家丫头和孟瑶的手,绕道道观的侧门,从药园子进入道观。 不多时,他们听到有车马声,然后那些围在道观前的人,惊慌失措,全部散去。 “是检校的人路过……” 徐家丫头眼尖,认出那些人的身份。 随着皇帝逐渐给检校放权,检校的存在,在某些官员眼中,都活阎王差不多。 困扰张异好几天的问题,随着检校出现,瞬间消失。 那些想问前程的官员,莫名心虚。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性情古怪,你在这个关口出现在道观门口,没事他都觉得你心虚。 要是检校无聊查一下,谁能经得起查? 等徐家丫头进来报信,张异长长舒了一口气,娘的, 要是让他一个人去应付这么多人,他非穿帮不可。 徐家丫头觉得好笑,张异不知道吗,她却明白检校出现,大概也是皇帝陛下不想他被打扰。 检校的权柄越来越大了。 随着杨宪案的爆发,皇帝毫不避讳他要提高检校地位的事实。 高见贤,这位检校的统领如今在朝堂之中,已经是活阎王的代名词。 百官畏之如虎。 “检校呀!” 张异身在市井,对于朝堂中的消息,主要来自于邓仲修和徐家丫头。 哪怕消息闭塞,他也知道检校的地位提高的消息。 杨宪案,就是检校主办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