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许先生!” 从老孟走后,清心观基本处于关门状态。 张异本就不靠清心观的香火过活,没有人帮他打理之后,他这道观开门,全凭机缘。 不过他也没闲着,在刘伯温和许存仁来道观的时候,他其实和离青陌刚从田边回来。 农耕乃是天下之本。 张异目前正在推进的所有事情中,关于粮食产量提高一事,最为上心。 他今年被皇帝赐予不少田地,也增加了许多佃户。 关于新旧佃户之间,张异也在寻找一个能帮他管理其他人的人。 经过几天的确定,他刚落实人选,就马不停蹄赶回来。 刘基和许存仁对视一眼,也逐渐引入正题: 书房中,隐约传来读书声。 刘伯温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去。 但他也知道这位弟子的本事,既然来都来了,他肯定想听听张异的看法。 张异言语说得直白,许存仁和刘伯温心头微微有些恼火。 刘大人,您总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杨宪吧?” 这在我看来,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先别急……” 他本来就是靠御史台在跟李善长一别长短。 刘伯温被张异的话感染了,不得不反思自己。 许存仁本身也不爱去求前程这种事,随意打哈哈就过去了。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大人故意来找小道喝茶,就是要挑衅锦衣卫?” 锦衣卫成立,是洪武十五年。 可是江南富户们,还在按乱世的套路,在新朝建立后执行。 但也仅此而已! 张异是理解他们的悲痛的,却并不同情。 许存仁提起锦衣卫,是真心痛心。 在许存仁和刘基面前,他也不会如在黄家父子面前那般放松。 可是,老刘毕竟是讲道理的人,他不管再生气,他认可张异说的道理。 而从群体而言,他们二人的立场,也跟百姓扯不上关系。 “毕竟,这小子可是斗倒了一位宰相。” 虽然读的不是圣贤书,可配合那轻灵的童声,多少能让两位憋着一肚子火的老先生感觉欣慰。 其实说白了,两位先生口中的百姓,不过是尔等身边的亲朋,那些真正的底层,先生未必看得到……” 却不曾想,张异给他带来的震撼,远比锦衣卫更甚。 但核心的观点,老刘无法反驳。 刘伯温苦笑,无法回答。 他见刘伯温脸色不太好,赶紧转移话题: “张异,老师我这次前来,是想找你问问前程!” 虽然已经习惯了宅,可是有故人来访,张异还是很高兴的。 老夫一看乡亲父老如此,就揪心不已! 这陛下和臣子离心离德,非国家之福。” 刘伯温登时,瞠目结舌,向来伶牙俐齿的他,竟然被一个孩子怼得哑口无言。 张异哈哈笑,道: “那自然不是,贫道也真心希望僧道能纳税,比起刘先生的沽名钓誉,小道才是真正心系众生之人!” 刘伯温好心提醒,张异点头表示感谢…… 一边富可敌国,一边却不愿意交税…… 刘基和张异的交情很怪,如果说不好吧,其实二人也经历过不少事。 刘伯温脸色凝重,问: “你莫不是因为宋濂的事,所以觉得幸灾乐祸?” “小道也不怕先生笑话,其实小道真看不上两位先生的悲天悯人…… 锦衣卫的出现,肯定会极大的改变历史进程。 张异摆摆手,赶紧说: “老师您可别开学生我的玩笑,这杨宪是死有余辜,可不是我斗倒的! 此时,已入六月份。 税收,就是朝廷的命根子。 亲王、公爵、侯爵…… 他们是先生的乡亲,但也是别人眼中的恶魔,他们在地方上修桥铺路,但在山东或者其他地方,那些人用刀兵,屠戮华夏百姓的时候,先生可曾听闻哭声?” 可是作为臣子,浙东派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失职的! 其实说白了,每个人的立场都不同,看待一件事的角度也不同。 张异的逻辑和道理,不是没有瑕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