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你年岁小,暂时还不会有闲言闲语。 刘伯温沉默,张异的讽刺他无法回答。 张异笑了: 被田地束缚住的张异,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锦衣卫本不该在现在出现,可是它就是出现了! 张异见二人不语,继续说: “虽然小道没去过江南,可也知道除了宗族里的人,地方上的百姓对朝廷大败海盗的事情是欢迎的。 想来这锦衣卫的出现,最难受的就是刘伯温。 但于江南百姓而言,这是一场迟来的清洗。” “哼,就不许老夫是来找你这个小神仙问问前程?” 身为朝廷御史,监察地方本身就是你们应该做的事。 那今日何必为江南被血洗的事情悲伤呢? 陛下身上染了江南百姓的血,难道你刘大人身上没有? 或者说,浙东派的所有言官身上没有?” 可是等再过几年,你恐怕会因此惹上祸端!” 这件事确实也是他该注意的问题,自己的年龄虽然给他带来许多不便,但也确实帮他躲掉了一些风雨。 张异并不是什么桀骜的人,他听劝。 许存仁说了半天,却发现张异一言不发。 张异神情恍惚,许存仁的许多话,他视而不见。 “说起来,你这小子平时杂咋呼呼的,老夫也很少将你和传说中那位小神仙联系起来! “我知道您刘大人是有些家国情怀的,也为官清廉…… 毕竟男女有别,你这道观收留女眷,对她们而言,害死对你都不是好事! 二位到底同情的是地方上的富户呢,还是真正的江南百姓? 海盗案皇帝确实血洗了地方,可是洗的是什么人难道刘先生不清楚? 自己在皇帝心中,真的就值一个伯爵吗?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压根就没有经历过锦衣卫的洗礼。 不说章溢的事,杨宪的死已经彻底成就了他小神仙的名声。 这些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清查百官。 当您无视江南存在的乱象,却从不曾跟陛下提出建议改变。 可是吓得许多人再不敢找你! 不过张异的话他确实无法反驳,张正常主动建议皇帝给僧道纳税,那是绝了读书人那点小心思。 虽然隐约感觉到朱元璋要设立锦衣卫,可是当锦衣卫真的出现了,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对历史的改变会有多大。 作为乡绅,你们的责任是尽到了。 只是张异第二次给刘伯温指点前程,刘伯温越发郁闷。 作为一个至少还有家国情怀,有抱负的读书人。 可是他愣是被张异骂着,半句话说不出来。 不是他无法回嘴,如果真要斗嘴,张异不是他的对手。 我大明沿海省份,损失惨重! “朝廷运转的方式是什么,就是税收…… 但贫道依然以为,此案于百姓,终归有利! 但你的名声,如今在应天府可是太火了! 若非锦衣卫看着,应天府的官员怕不是要将你门槛踏破……” “你……” 如若不然,你以为你还有几天清静日子?” 自己不过出言讥讽他两句,他也是毫不留情回怼回来。 胡、常二位公子打死人一事,也算是最近的一件大事。 “锦衣卫?” 不过刘基话锋一转,道: “但你这样做,其实也留下隐患…… “除了锦衣卫,朝廷最近因为海盗案和杨宪案,做了不少改革…… 陛下规定,商人税三十税一,可有一个商人能把税收交给朝廷?” 关于家与国的思考,还有自己失职的问题? 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有了海盗案皇帝的血洗江南? “为人臣子,老夫并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身为浙东人,老夫也不曾救乡亲父老于水火…… 罢了,今日就被你这小道士骂一骂何妨?” 在张异以为刘伯温要被自己怼得拂袖而去的时候,刘基突然笑起来。 他站起身,给张异行了一个礼,倒是把张异搞得不好意思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