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与锦衣卫的冲突,右相空缺-《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普天之下,知道答案的,除了他们父子,也就是张异本人。

    而这件事,又引出皇帝恼火的第二个理由。

    刘伯温既然从张异那里得到了答案,他说出来是什么意思,是故意试探皇帝的态度?

    “父皇……”

    朱标生怕朱元璋恼怒之下,做出对刘伯温不利的事情,不过朱元璋摆摆手,却不让他说出来。

    “朕心中自有分寸!

    刘基那个老家伙,他知道朕会发火,却不会杀他,这老小子精明的很……

    他就是想提醒朕,试探朕,可朕偏不如他的意……”

    朱标闻言,彻底放下心,能让皇帝感怄气却不肯杀的人,其实不多。

    ……

    “投名状!”

    夜,刘府。

    刘伯温一个人从书房里走出来,望着天上的明月,陷入沉思之中。

    张异白天的话,给他带来的震撼其实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

    或者说,那些话已经乱了他的心绪,让他今天故意借着讽刺高见贤,舒了一口恶气。

    “为臣,为子,老夫都做错了,这就是我不如李善长的原因?

    那个臭小子说的事,究竟有没有道理……”

    刘基一夜无眠,第二日早朝。

    刘基上朝的时候,就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

    他知道是他怼了锦衣卫,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有同僚想来套近乎,被他隔空摆手拒绝。

    上朝。

    杨宪案和海盗案结束之后,淮西一脉,成为最大的赢家。

    中书省再次成为李善长的一言堂。

    刘基看了胡惟庸一眼,那位胡大人此时已经正式成为中书左丞,距离大明文臣最高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了。

    身为御史中丞,朝廷中的官员,但凡五品以上,刘基大抵都有印象。

    他对于胡惟庸的评价不高,可也不得不承认,死了儿子的胡惟庸,

    似乎涅槃重生,变得十分不同。

    “刘兄,你可曾听到路上有同僚议论……”

    宋濂站在刘伯温身边,趁着皇帝未来,与他低声说话:

    “刚才,朝中官员议论,似乎陛下有意选出新的右相……”

    “这么快?”

    刘基眉毛一挑,左右二相,随着杨宪伏法,右相的位置就空缺下来。

    这个位置,皇帝迟早要选择一个人坐上去的。

    可为什么皇帝这么急?

    “有个说法,是陛下提了胡惟庸,这中书省必须用一个能和李相对抗的人……

    大家猜来猜去,发现只要你,能胜任……”

    刘基一愣,他这才明白早上那些人看他并非因为他跟锦衣卫的冲突,皇帝这是闹哪样?

    旋即他摇头,道:

    “右相可以是任何人,却绝不是老夫……”

    二人正说着话,皇帝来了……

    刘伯温随着百官跪下,但似乎感觉到皇帝正在看他。

    接下来的早朝,和其他时候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退朝的时候,太监把刘伯温叫住。

    他在太监的带领下,他跟着太监去往御书房。

    百官望着刘伯温的背影之时,眼神中全是羡慕之色。

    只有刘伯温自己明白,他不可能成为宰相。

    御书房。

    “陛下,刘大人到!”

    “让他进来!”

    、

    朱元璋的声音平静而低沉,刘基走进御书房,拜见皇帝。

    老朱与他,有种莫名的隔阂,却都没点破。

    “起来吧,朕有件事刚好想问你意见……”

    刘基深吸一口气,躬身道:

    “陛下请说!”

    “杨宪已经死了,这中书省的的相位也不能空着!

    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地方上也有一堆的收尾工作!

    朕觉得呀,这右相的人选必须早日定下来!

    刘基,你怎么看?”

    朱元璋抬起头,似乎想要看到刘伯温的反应。(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