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工业和商业,政策试点-《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张异想了一下,却是摇摇头:

    “在洪武朝,除了徐家其他人都不是那么好攀附的,在洪武皇帝手下做官并不容易。

    商人行好商人道,有个保护伞罩着自己就行,徐家不惹事,但关键时候也能拉上一把!

    最重要的是,徐家不折腾,所以他们家族的气运也长!

    李善长也好,其他人也罢,想得善终很难很难……”

    朱元璋眼皮跳了跳,他问:

    “难道这些人,都不得善终?”

    “嘿嘿,那就要看,太子会不会死?”

    关于朱标的命运,张异相信老黄是知道的,甚至常遇春的事情黄木也跟他说了。

    毕竟过去这么久,他已经很久没见老黄提常府了,大概率是人家没看上他。

    “太子要是死了,这些功臣大概率要跟皇帝一起下地府,不然皇帝不会放心离开人世的。

    如果他不死的话,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老朱手下的功臣死法五八门,不说自己犯事,被亲人牵联而死的人也不少。

    张异懒得一一解说,只将这个话题带过去。

    朱元璋若有所思,他饶了许久,终于还是问出他此行的来意:

    “我有一事不明,想听听你的意见!”

    “叔叔请说!”

    “这些时日,我已经逐渐卖掉不少产业,准备布局迁徙北平,但在故乡那边,依然还有一些东西没卖完!

    经历过海盗案之后,海禁眼看着已经临近!

    叔叔我总觉得,这浙江不是久留之地……

    可是故土难离,且因为海盗案死了不少富户,这浙江和江苏等地有不少土地贱价拍卖,我是想问问你,可否入手?”

    老朱给出来的理由合情合理,张异并没有怀疑。

    海盗案虽然是史书上所无,但这个案子造成的影响,绝对可以在这个时空中成为洪武大案之一。

    这个案子连接杨宪案,又牵扯到大量的江南富户。

    可以说,这场案子对江南富商的影响,甚至超过元末的改朝换代。

    既然基层被洗了一遍,大量的土地也会被丢到市场上来……

    这些土地,对于以兼并土地为本能的富户来说,简直就是最美味的食物。

    也可以算是大明朝最优质的资产。

    老黄想要拿下这些资产,但是他怕……

    其实不但老黄怕,恐怕江南许多富户也在害怕……

    在科举移民的大背景下,许多人也许会背井离乡,不愿意在南方待着。

    “可以呀,浙江就算条件再不好,但也是才子之乡,文兴之地,虽然比起苏州,松江一带粮食产量差些,但比起其他地方,还是不错的,

    这里未来也错不了,如果叔叔想低价入手,也是可以考虑的……

    只可惜叔叔户籍已经不在此处,未来未必能拿到粮长的位置,但也没事,万一刘基能劝说皇帝成功,对于商人而言,也算是利好!”

    “说服什么?”

    朱元璋敏锐的感觉到,张异马上要说出他今天最想知道的事。

    张异笑着,将自己和刘伯温的对话说了一遍。

    “海禁政策如果执行话,确实有许多百姓会失去活计……

    浙江的自然条件就放在那里,农田就那么多……

    虽然产量不错,但并不等于能容纳得了足够的就业……

    叔叔应该知道这个道理!”

    朱元璋点头。

    “浙江也是朝廷的主要税源之一,虽然浙东那些人都喊着七山二水一分田,但整个浙江算下来,依然是富足的地方。

    这和同样差不多的福建还是有些许不同。

    可是浙江粮食产量高,并不等于它能容纳这么多的就业的人。

    在老朱利用海盗案血洗江南之前,该有的土地,大概也都有主人了。

    如果贸然海禁,很大一部分的渔民,靠捕鱼和海贸生活的人马上面临失业这件事……

    用张异的话说,这些人被没了活路,没了就业!

    现有的土地能不能容纳这些百姓,那就是个问题。

    让这些人去哪?

    移民也许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难道还能把沿海的州府都给搬空不成?

    这种情况,在后世有个名词叫做结构性失业!

    按照大明的处理方式,大概会将这些人分为农户,军户之类……

    到时候农民无田可耕,就真要出事的……”

    “所以你给刘基出的主意,是将商业发展起来?你可知行商其实并不容易,且如今天下经济凋敝,商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张异笑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