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常一张老脸涨的通红,这小道士坏得很。 说是抛砖引玉,这分明是想一砖头拍死自己…… 老常看完《纪效新书》他自己都不想写了,写个屁,直接将这本书交给皇帝就是…… “爹,怎么了?” 常家丫头正在给老常研磨,听到老常破口大骂,抬起头询问。 常遇春不好意思说自己被一个孩子震慑住了,随口找了个理由将常家姑娘喊出去。 他自己坐在那里,研究起这本书。 越读,常遇春越是能感觉这本书的好,这书献给皇帝,一定能得到重赏。 只是他多看几遍,最初的震撼消失之后,那种堵在心口的气终归消散不少。 这本兵书虽好,常遇春自己对练兵的理解也不一样。 选兵,练兵这些东西大同小异,可是为将之道,对于骑兵,步兵战法,战阵的理解,常遇春觉得自己比对方更好。 名将有名将的自信,这也是他能成为大明第一猛将的原因。 “我也许写不出一本如此全面的练兵书,但也不弱于他便是!” 有了大纲,常遇春开始落笔…… 他回忆起自己当山贼的日子,到后来领兵,朱元璋让他学习兵法,他从战斗中领悟出来的个人风格的领军要领。 有了思路,落笔有神。 常遇春就这样写了整整一天,若不是蓝氏拦着,他估计要熬夜过去。 这些消息,通过锦衣卫的探子,传到宫中。 朱元璋闻言,又好气又好笑。 “遇春是个实诚人呀,那小子稍微忽悠他,他这斗志倒是上来了…… 也不知道,这小子拿出来的,是后世哪位的兵书?” 《纪效新书》的内容,张异倒是交给过老朱,不过那是打散后的部分,并非一体成书。 老朱倒是来了兴趣,干脆让人去请常遇春。 朱标莞尔: “父皇,常家叔叔有了斗志,当是好事!” 朱元璋闻言点头,常遇春如果一蹶不振,于公于私都不是好事。 至少张异在这件事上,处置让他非常满意。 以常家和张异的恩怨,他能做到这点,已经非常不错了。 …… 常遇春接到皇帝的命令,不敢怠慢,在常家丫头陪同下,来到皇宫。 “见过陛下!” 这是他回京之后,第一次进宫。 朱元璋看着老常手里的书卷,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丫头,我跟你爹估计要聊上一阵,伱在这里也是无聊。 不如,我让太子带你去见见皇后,陪她说说话?” “娘娘不嫌弃我叨扰就好!” 常家姑娘不着痕迹地看了朱标一眼,她已经很久没有跟太子殿下独处,说说话了。 朱标也很是欢喜,他明白这是皇帝用行动告诉他放宽心,他并没有准备换掉他未来的太子妃。 “妹妹,请!” 朱标带着常家姑娘离开御书房,里边只留下常遇春和朱元璋。 君臣二人,先是闲话家常。 老朱随口道: “你那兵书写得如何?” 常遇春老实回答: “已经有了眉目,多亏了小真人指点,臣我才知道兵书该怎么写!” 老朱目光落在常遇春手上的兵书上,问: “这就是你写的兵书?” 常遇春笑道: “陛下太高看臣了,就算有了思路,这兵书修修改改,总要写一些时日…… 这本书名曰《《纪效新书》,乃是那位小真人的著作,此书乃是练兵术大成之作,就算臣将自己的兵书写出来,也不敢说能比它更好! 臣将此书献给皇帝,看您是不是看过!” 朱元璋翻开这本书,微微动容。 里边的许多内容他是看过的,但成书的《纪效新书》依然让人震撼。 “陛下,兵书的内容是其次,臣这次进宫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另外一件事!” “何事?” “抗倭……”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