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达者为师,见证奇迹-《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杨宪看似大权在握,李善长主动退避。

    但众人都明白,在中书省,李大人依然牢牢把控着整个政治中枢的运转,不容对方染指。

    可这种事,绝对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的。

    李善长偷偷看了朱标一眼,有些担心朱标会将这些话听进去。

    他想用话语将刘基压下去,刘基却没有给他面子:

    “是不是,李相自己清楚!

    谁不知道您李相睚眦必报,就连孩童得罪您,您也是该出手就出手……”

    “刘基!”

    刘伯温这句话,触了李善长的逆鳞。

    汪广洋的事情他不认,可关于张异那件事他更不能认。

    张异那个案子是小事,可孟家灭门案,背后牵扯的事情,很有可能触碰朱元璋的逆鳞。

    这老小子心狠,这是往死里坑自己?

    太子书房,周围的气氛变得玩味起来。

    李善长赶紧跪在朱标面前:

    “臣请太子彻查此案,还微臣一个清白,微臣和那张异并无仇怨,也不曾将一个孩子放在眼中!

    刘基此言,分明是想混淆视听,来开脱他在税改方案上的无能……

    殿下……”

    朱标沉思之后,却是和了一个稀泥。

    “此事等父皇回来,再做定夺吧!”

    “陛下,臣另有一事禀报!”

    刘基主动提及另外一件事。

    “刘大人请说!”

    “这件事其实还是关于那个孩子张异的,殿下可记得正一道封神法会上,推广的粪丹?”

    朱标心领神会,故作思索,然后点头:

    “本宫记得,龙虎山正一道,推广简体字,推行农耕之术,此等利国利民之行,还被父皇夸奖过……”

    “清心观主张异,被陛下赐下良田,他也按照带龙虎山的方法,耕种了一年!

    如今正式丰收之时,臣去清心观的时候,见证过奇迹!

    所以臣想请陛下出宫,陪着微臣去看看!

    如今天下初定,生产荒废!

    陛下体恤百姓,在税收方面定得极低。

    然就算如此,这粮食依然紧张。

    朝廷紧张,百姓也紧张……

    但微臣从清心观的良田上看到,缓解粮食紧张的希望……”

    “哦!”

    刘伯温一番说辞,倒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是什么性子的人,无论是刘基的盟友,还是他的政敌都清楚。

    能让刘基用上见证奇迹这四个字,那清心观那些天地的粮食产量,肯定非同小可。

    “刘大人,你让本宫见证奇迹,究竟是什么样的产量,才能让你如此推崇?”

    “亩产,三石,甚至之上……”

    刘基心知肚明,朱标是不会出宫的,他故意在众人面前,说出预估的产量。

    李善长闻言,登时脸色大变!

    他并非庸才,整个大明军方的后勤,很长时间内都是他在管理。

    关于钱粮数字,李善长敏感无比:

    “这不可能!”

    东宫书房内,其他中书省大员也面露震惊之色。

    明初的官员,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

    他们对粮食亩产的数据,心知肚明。

    如果真能亩产三石,这等于粮食的产量几乎翻了一倍。

    这也意味着,天下的粮食产量,也许也可以翻一倍……

    一倍,那是什么概念?

    李善长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有些气急败坏:

    “刘基,你莫信口胡言!”

    刘基早就料到他会有如此反应,只是斜眼看他:

    “李大人,你若不信跟着我去看看就是……”

    “好!”

    朱标不等李善长回答,先是叫了一声好:

    “本宫倒是真想去见证刘大人口中的奇迹,不过父皇有命,我不得轻易出宫!

    这件事,就交给李大人帮本宫看看吧!”

    李善长闻言,赶紧拜下:

    “能为殿下分忧,臣不胜荣幸!”

    他还不忘瞪了刘基一眼,如果张异家的良田粮食产量不够,

    他必让这老小子下不了台。

    朱标又道:

    “如此奇迹,若是真的,天家人不能没有人在场见证!

    来人,去将老二叫过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