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秋后算账,君王也有自己的难处-《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锦衣卫和朱标送给朱元璋的报告很详细,关于张异案件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

    先把张异本身的价值放开不说,张异案让老朱看到一件事,原来这些人是可以遵循某种默契,运用整个官僚系统的力量,坑死一个人。

    这依然不是朱元璋最生气的地方。

    最让朱元璋在意的,是以李善长为首的中书省和整个官僚系统。

    在事实上,架空了朱标。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本就是老朱心头最在意的东西之一。

    架空他的儿子,朱元璋嗅到了非常危险的信号。

    “你做得不错!”

    朱元璋抬起头,先是赞扬朱标这阵子的表现:

    “能在百官的压力下,以你的方式将张异给救出来,说明你这段时间在市井的锻炼,多少有了成果!

    朕本来打算,让你过几年再尝试处理国事,但现在想来,你已经有了资格!

    能在李善长手里讨得到好处,不容易!

    朕对你非常满意!”

    朱标应对事件的手段,确实超出朱元璋的预期。

    也许他还有些稚嫩,但绝不算无能。

    朱标低下头说:

    “儿臣所做,不过是父皇教导有方!

    这次父皇远行,留下诺大的帝国,儿臣有义务给父皇看好家……

    以前儿臣不觉得,在帮父皇监国这段时日,

    儿臣才知道,原来治国如此不容易。

    父皇平日的政务,竟然如此繁忙!

    儿臣比父皇小,本当精力比父皇充沛才是,但只是完成父皇本来的工作,

    就让儿臣心里憔悴!”

    朱元璋一惊:

    “你可别真累着!”

    他何尝不知道皇帝的苦,但他也心疼儿子。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他知道朱标是怎么死的,他可不想累死自己的儿子。

    “父皇放心!”

    朱标知道朱元璋在担心什么,莞尔一笑:

    “儿臣早就跟离青陌学了张异所教导的太极拳!

    据说此拳法,可舒筋骨,延年益寿。

    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练完身子确实舒服……”

    张异的太极拳,随着他传给常氏,常遇春等人,其实早就悄悄在一个小范围传开。

    被老陌根据拳谱恢复的原版太极拳,先不说实战的功效。

    在易筋伐髓方面,确实不错。

    老常将它当复建的主要手段,感觉不错……

    他干脆将太极拳传给几个皇子,朱标也干脆跟着学了。

    “是吗,那回头朕也学学!”

    “是,父皇,父皇,这次张家弟弟的案子,其实几位弟弟帮了大忙,反而是我这个大哥的,没有起到主要作用。

    老四和老二,您这次可要好好奖赏才是!”

    朱元璋呵呵笑:

    “你们几个孩子都不错,老二这孩子让朕刮目相看,他们几个里边,老二的心思最重,但这次……

    朕很欣慰!

    回头,朕再赏赐他们,对了,朕收到最后一封密奏,是他给李善长他们收拾了一顿?”

    关于占城稻收割的小插曲,锦衣卫也非常详细的记录在案。

    朱元璋是何等人精,他一眼就看出来朱樉的那些小心机。

    这点小心机,朱元璋不但不会斥责朱樉无理,反而非常赞赏他的做法。

    老朱家的人,受了委屈就当报答回去。

    不过怎么报复,手段,分寸,才是考验一个人能力之处。

    至少朱樉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这孩子如果引导得好,未来封王之后,也能做好他应该做的事。

    提起这件事,父子二人自然而然将话题引到占城稻上。

    丰收!

    张异用事实证明,他去年吹的牛实现了。

    两倍的产量,放在他那些田地中并不算什么。

    可放在整个天下而言,对于国力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儿臣一直听张家弟弟在说,但真正知道收割的成果,儿臣而言惊得久久不能言。

    一个占城稻,不对,现在应该是药王稻……

    就能有如此成果,儿臣倒是很期待,沐英大哥从美洲回来的时候!

    那种能亩产数千斤的,十倍于占城稻的红薯,土豆……

    它们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朱元璋点头,同样期待不已。

    既然张异证明了占城稻的珍贵之处。

    那红薯,土豆确实可以期待一下。

    还有张异心心念念的橡胶,据说那也是能改变一国国运的好东西!

    “朕此行北平府,沿着运河一路北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