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修养多日,朱元璋比张异更早恢复伤势。 他见朱标不解,道: “张异要走,朕留不住,但朕这些时日一直在想,要将他的秘方留下来…… 这次意外,朕才意识到,张异身上那个救命药方,却只有他一个人会。 若是他有不测,你未来可怎么办?” 朱元璋也是一个父亲,他其实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朱标死于一次风寒,虽然张异点出他的命运之后,他好似可以避免。 但谁也不知道未来的某个日子,他会不会还顺着命运原来的轨迹,再次病倒。 大蒜素算是朱标续命的神药,从张异拿出这个药,朱元璋才算是真正放心。 只是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张异本身会不会出意外。 大蒜素,不能久放。 如果张异没了,大蒜素也会成为绝响。 只是老朱还在琢磨怎么从张异这里拿到大蒜素的方子,好为朱标找一个保险的时候。 张异已经主动将方子交给徐家丫头和萧九贤。 在可预知的未来,回到龙虎山后,他大概率也会将方子传给龙虎山的诸人。 只要方子能流传开,宫里想要大蒜素的秘方就不难。 也不用他去当小人,去琢磨着怎么套取秘方。 朱元璋想到此处叹息一声: “这孩子的格局,朕不如呀!” 大蒜素这个方子的背后,并不仅仅意味着金钱。 这个方子如果张异独有,他等于攥着很多人的性命,还有因为这些人性命带来的隐形资源。 就如未来朱标病倒,如果张异带着秘方前来。 只要救活朱标,朱元璋难道舍不得泼天富贵,给予龙虎山? 可若是大蒜素的秘方曝光,他就少了这些资源。 能舍私利,成全众生。 这已经算得上大慈大悲。 “父皇曾经说过,张家弟弟心有大志,非在乎一己私利之人! 如今他所言所行,不过是印证父皇往日的说法!” 朱标接过朱元璋的话,低声细语。 朱元璋闻言,愈发觉得愧疚。 “朕确实亏欠这孩子良多,只有以后,再慢慢弥补了…… 来人!” 朱元璋将门外候着的锦衣卫叫进来,问: “你们手里,可有张异画像?” 锦衣卫回答: “陛下,有!” “拨点银子给朝天宫,让工部的工匠为朝天宫铸药王像! 从此天下药王爷面容,皆以他为原型……” 朱元璋这个命令很怪,朱标微微吃惊。 某个神像以现实中的人物为原型,史书上也有记载。 但这些现实人物原型,往往是君王本身,或者说,这种动作, 其实就是在造神…… 朱元璋在特意将张异和药王爷联系起来? 这种做法,是在为张异造神,民间百姓观药王像,则以张家次子为药王化身。、 这个怎么说呢, 是朱元璋出于愧疚,为张异抬了个轿子。 这造神,对于一个道士来说,同样妙不可言。 锦衣卫领着命令去了。 老朱却有些怅然若失。 朱标知道他的心病,却也知道父皇要面子,并不点破。 父子二人,再次埋首国事之中。 时间流逝。 大蒜素的制作,也需要多天的时间。 尤其是萧九贤和徐家丫头,并不熟悉工艺和流程。 多日后,张异的伤势已经愈合,只是元气还弱。 一场刺杀,从初秋到深秋。 外边的树木,逐渐萧瑟。 “终于完成了……” 萧九贤和徐家丫头第一次独立完成大蒜素的配置,吁了一口气。 他们回头,却见张异微笑点头,算是认可了他们的努力。 这就是合格的大蒜素? 萧九贤拿起自己制作的成品,心还是颤抖的…… 这种活人无数的救命神药,哪个医者不是做梦都想学会? “多谢先生!” 从张异决定教萧九贤制作大蒜素开始,萧九贤对张异一直执师礼。 徐家丫头有样学样,跟着行礼。 “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活命,先生公开此秘方,不亚于慈航,妈祖……” 他说的神明,都是以大慈大悲济世而闻名。 旋即萧老觉得拿外教的神明形容张异不对,又补了一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