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张异的消息,想他了-《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张家弟弟曾经说过,想要天下长治久安,无非是两条路,满足天下人的就业和上升通道!

    就业图的是温饱,而上升通道,则是希望……

    而对于皇子而言,他们唯一的期望的上升通道,就是那遥望可及的皇位。

    哪怕留个念想也好!

    可是在咱们家,弟弟们的所有念想,已经被父皇您堵死了。

    那么,他们就很容易,陷入不知道为何努力的迷茫之中……”

    张异当年的说辞,朱标能一字不漏复述出来,朱元璋再听这些,竟然有些迷茫。

    “这是所有弟弟的心病,只是每个人承受的能力不一样。

    老三和老四尚且在懵懂的年纪,且他们比起二弟,皇位对他们而言,尚有些距离!

    父皇其实明白这个道理,且父皇对于这些事的处理方式。

    是以家的概念,以兄弟之情,去填补过往天家子弟不曾有的情感。

    咱们是一家人,这是父皇告诉我们的。

    可如今父皇却让二弟,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又提醒他要做个政治工具!

    也许换成其他人,自是能接受。

    可二弟,他如果不受,父皇又当如何?”

    朱元璋被朱标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认同朱标说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

    关于就业和上升通道这个说辞,当年其实他也听说过。

    朱樉的心魔,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

    可是曾几何时,他又忘了这层关系,却将朱樉推到工具人的地步。

    每个皇室成员,在享受皇室带给你的好处的时候,也承担着工具人的责任。

    联姻,已经算是最温和的手段之一。

    朱元璋自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但也忽略了老二心中的魔障。

    你以亲情去维系皇子之间的平衡,却在关键的时刻将朱樉当成工具人去牺牲。

    也难怪朱樉会受不了。

    “唉……”

    “父皇,天下人都明白您主张这场婚姻,乃是因为拉拢王保保,这有错吗,其实也没错……

    可是您忽略了二弟的想法,也忽略了观音奴的想法!

    那女子儿臣也见过,确实容貌端庄秀丽,处世落落大方。

    可人家也看不上二弟呀?

    父皇曾经安排我们与她接触,那姑娘心里有她的骄傲,她是真看不上咱家老二……”

    “她凭什么看不上?”

    朱元璋听到这可不乐意了。

    老朱可是护短之人,不管他如何想招揽王保保,也挺喜欢观音奴那孩子。

    但亲疏有别,哪个父亲不会倾向于自己的孩儿,更何况是朱元璋这种双标之人。

    “老二虽然性子顽劣了一点,但人哪里配不上他,文治武功,老二就算不是顶尖,可也算得上及格……

    就不说比常府常茂那个废物,把老二放在那些公侯子弟中,老二也算是中上之选吧?

    她观音奴一个俘虏,如何敢看不上朕的儿子?”

    朱元璋有时候任性起来,也跟孩童一般。

    朱标暗笑,却不回答。

    老朱想起上次他问观音奴的时候,观音奴回以忠孝最大……

    自己透露出想要跟她联姻的决定,她却以亲人刚死,要守孝为由,拒绝了朱元璋的赐婚。

    老朱是挺喜欢这聪明的闺女,也认为她足以成为朱家的儿媳妇。

    虽然于礼不合,但朱元璋还是在大家的反对下,坚持要让他们成婚。

    谁知道,观音奴反对也就算了,朱樉的反应更大……

    情不投,意不合。

    强行撮合,却会毁了朱樉一生?

    他可以不信任何人,却唯独不能不信那个孩子。

    想起张异,老朱忍不住问:

    “那小家伙的消息,有一阵没听到了,他在龙虎山如何?”

    两年了,张异虽然身在京城,但对龙虎山的情况了如指掌。

    张异在龙虎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早就在山上的锦衣卫的监视。

    只不过,皇帝有些特意避开张异的消息,对于锦衣卫送上来的密奏,会选择性忽略。

    如今尘封两年的记忆再次涌出,他却忍不住感慨。

    朱标笑道:

    “张家弟弟在哪都是折腾人,在龙虎山的两年,他也没有闲着!

    大蒜素的秘方,他也传给了山上的道士,当年千金不换的神药,如今却深入百姓家……

    龙虎山附近的百姓,也念着这位天师家二公子的好!

    只是有些人不太高兴。

    据说知道大蒜素的价格之后,胡大人病了三天……”

    朱元璋对这件事也有耳闻,张异在以他的方式,远隔数百里,捅了胡惟庸一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