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子这话,可有证据?” 可这并不等于李善长他们会吃张异那一套,所谓神物,他如何说服其他人? 朱标见朱元璋被李善长稳住,主动出来给父皇转移注意力: “沐英大哥他们所带回来的东西,乃是改变我大明国运之物! 他只是问: “那父皇准备如何处置? 别说刘伯温自己想不到,恐怕连他的对手李善长,也预料不到。 他信任张异,也对张异描述的美洲深信不疑。 “李先生!” 尤其是在水军并不太强的情况下。 明明是朝中振奋相对的两个人,一个封了公爵,一个连侯爵都没封上。 两年前,日本杀大明使节,并扣押使臣的事情他还历历在目。 这句话,让御书房里的温度,再次冷下去几分。 “朕会考虑,李相,你们先出去吧!” 百官面面相觑,如果沐英真的带回这种作物,那确实可以封一个镇海侯…… 大明六公二十八侯二伯,一共三十六人。 刘基可以算是比较纯粹的文官。 严格来说,沐英虽然是他的义子,但政治光谱肯定也是淮西这边的人。 等百官走后,朱元璋才舒了一口气: 产量十倍的作物? “皇帝从来不是这么好当的,哪怕如朕,有些时候也要受到掣肘。 轻易干涉神器这事,对于任何读书人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在家里如此,在外边也是如此!” 诺大的房间,针落可闻。 皇子夺嫡,算不算是不均的表现? 老朱过去这些年来,背后隐约有位高人指点。 其他官员,也点头同意。 所以这位高人给了朕一副地图,让朕去寻海王仙岛。 这些奏疏大多和日本相关。 如今朱元璋被指点带沐英前往海外仙山的做法,就十分符合那些老杂毛的做派。 却不曾想,李善长会在这件事上从中作梗。 别的不说,汪广洋能不能想? 朱元璋虽然也知道日本分成南北朝的情况,但他对于海盗的事情,颇为恼火。 能十倍于水稻产量的作物,难道不足封侯?” 朱标这句话,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虽然神仙之说,大家都信。 他自嘲的笑声,带着浓浓的怒意。 可朕依然不满意,想要加速其中的进程。 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要封赏谁,也是陛下的自有! 还有许多与爵位失之交臂的人,心里未必没有想法。 同时,大家也很好奇朱元璋背后那位高人是谁? 他们无非就是见不得沐英封侯,至少不要这么早封侯! 可是朕若真的等了明年,岂不是弱了他李善长?” 朕一直焦虑,无法给百姓一个好一点的生活! 可一个伯爵。 如果能借题发挥一番,他们肯定不会吝啬自己的口水。 朱元璋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也寒了刘伯温的心吧? 如果刘伯温封侯,他大概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李善长在朱元璋的班底里边,确实无可替代。 关于日本的记忆,在朱标脑海中逐渐浮现。 朱标默然,今年刘基告老之后,李善长在朝中没了人制约,确实有些不一样了。 华北平原种植药王稻,只能缓解北方的一部分压力。 洪武二年的那场伏击,沿海的海盗事件减少了不少。 如今沐英回归了,朱元璋想要封赏功臣,都被人反对? 这让他如何下得了台? 君王言而无信,以后谁还敢给他卖命? 朱标以为皇帝要大发雷霆的时候,朱元璋却淡淡说了一句: “朕,知道了!” 规矩是他立下的,她要不要亲手打破自己的规矩? “你想通了?” 让人觉得不爽的是,此人大概率为一个道士。 父皇会怎么做? 朱标有些担心的看着朱元璋,他太了解父皇了。 李善长佝偻着身体,显得恭敬无比。 李善长站出来,直言反对朱元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