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常遇春嬉皮笑脸。 “陛下如果远征,可不仅仅需要一支玄武军吧? 您也了解臣的性子,教人练兵,那是臣没有办法的事! 您让我干大都督的工作,我也做不好! 还不如给臣一个活计,让臣去好好给大明效力! 陛下,您说,章溢那老小子的活怎么样,要不让臣去练练手?” 朱元璋颇为心动。 常遇春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如果放在朝中,未免也太可惜了。 但老朱也明白他的身体状态,如果放他去漠北,估摸着不久之后,自己就能给他收尸了。 他现在最尴尬的地方在于,因为身体的原因,常遇春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冲锋陷阵。 可失去了这份能力的常遇春,还是大明两大柱石之一的他吗? 与其让他的的光芒在漠北陨落,不如让他在全新的领域创造奇迹。 而且,年轻的大明水师,还需要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名将。 可如果这件事事到临头,却被人夺了去,那就不美了。 常遇春哑口无言。 李善长越说越气,在自己的心腹面前,他本来不想丢人。 朝廷的运转规则,本应该是跟以前任何朝代一般,大家各行其是。 不过李善长在工作上还算支持他,哪怕他在去年的案子中,暗中帮助过张异,对方也没见怪。 可是如果以黄家父子的身份,与张异继续交往? 在他看来,张异就不该留在龙虎山上,这对朝廷,对天下而言,就是一种浪费。 而平安和章存道就差点,只有卷没有诰,爵位不世袭。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跪下去: 而且,这两年时间,难道他们就没想过对朕出手? 朕左思右想,朕挨那一刀其实活该!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不满,他看出来了。 朱元璋得到消息,一扫前边被百官逼宫的郁闷,当场下了圣旨,让玄武军当着浙江百姓面,斩杀三千倭寇。 如果当时朕让锦衣卫一起随行,朕不是一时兴起要去割水稻,也绝不会给别人可乘之机! 如今新朝已立。 “咱们的陛下,到底有多少事情,是绕过中书省的?” 这是浙东派出身的将领,却拿了爵位…… 不管李善长多不爽,沐英最终还是班师回朝。 胡惟庸,你记着,丞相虽然是由皇帝任命的,但同样,是你背后千万士子推你上去的! “陛下,这地图原来是从小真人手中拿到手的,您难道…… 对于某些人而言,皇帝这个无心之举,不知道是不是要故意刺激某些人。 大明的水军并不算最强,哪怕是朝廷倾力造了一些船,依然不会在东海上盘旋,尤其是以日本为根据地的大海盗人多势众。 张异不在京城,但有着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如果黄和不在,他以什么面目去见张异? 老常闻言,呵呵笑: 南方血流成河,朝廷的威望却空前提高。 汪广洋在朝廷无为,可他在地方上可不是毫无作为! 朱元璋知道常遇春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没好气地踢了他一脚。 根据朱元璋自己定下的规矩,沐英封镇海侯,赐诰卷,世袭罔替。 只是洪武一朝,皇帝毫不掩饰对臣子的戒心,让他们这些上层的官员,同样感觉到危险存在。 这三年,文治武功,他这位平章政事,哪个不行? 财政,浙江税收一年比一年高! 相府,书房中。 但就算如此,二人得了功勋,也是感激涕零。、 当本相不知道陛下对本相不满?” 李善长冷着脸,回: “你当本相想去惹陛下生气? 你看那李善长,你说他变没变? 就刘基离开这几个月,咱们的李相,威风见长!” 可这军政之权,他还能绕过,你身为中枢左丞,不觉得很危险? 陛下,这是要架空我们呀!” 不过,两年后的常遇春,早就可以正常行动,他灵活地躲开了。 “陛下造了这么多大炮,户部的人不知道吗? 偏偏,朱元璋还问了一句: “李相,你看这些孩子们表现如何?” 陛下以锦衣卫夺御史台监察职权,那也就算了! 张正常当年拒了天师位,直接把皇帝下去的台阶给抽走了。 胡惟庸的心里,有了一丝慌乱。 李善长继续说: 我有心推你上位为相,可是你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 第(1/3)页